
不用触摸便可“隔空”选择电梯楼层。

工作人员演示“元宇宙虚拟导航系统”。
坐地铁前点开导航系统,车站内售票机、安检口、站台区等一目了然;乘坐扶梯时,若没站稳或者行李滑落时,AI视频检测瞬间察觉并立即报警;不用触摸便可“隔空”选择电梯楼层和开关水龙头……合肥轨道数个智慧应用创新成果日前验收。
10月20日,记者亲身体验了这些创新成果的魅力。
更便捷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了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杏花公园站。打开合肥轨道交通官微,搜索“元宇宙”关键词后,找到“元宇宙虚拟导航系统”的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后,杏花公园站瞬间以3D立体画面呈现眼前,售票机、安检口、站台区、洗手间等设施一目了然。手指轻轻一划,画面即可随意放大缩小,靠近关键设施时,还会有详细的信息提示。
记者随后试用了“自动导览”功能,AI语音播报系统立即以第一视角带领记者前往各个区域,同时同步播放轨道交通5号线的相关知识,如“售票机怎么用”“安检要注意啥”等暖心提示,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在站厅层,一台半米高的白色设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它正闪着蓝光缓缓靠向立柱准备充电……
“这是我们站内独有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远程操控自动化清扫站台。”该站值班站长黄司儒告诉记者。
他介绍,这台类似于家用扫地机器人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可根据情况运行不同的清洁模式,减少现场人员清扫的工作量,并通过后台使清扫信息数据化。
更安全
日常生活中,自动扶梯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可能因乘坐不慎带来安全风险。然而,在杏花公园站内这些安全隐患则被有效防范。
“我们曾做过试验,如果有市民乘坐扶梯时突然摔倒,车控室第一时间呼叫站务员,可在10秒内赶至现场,按下急停按钮,扶起了摔倒的乘客。”黄司儒表示。
让记者好奇的是,站务员所在的位置,其实无法保证时刻关注到电扶梯上发生的一切,那么是如何做到未睹先觉的呢?答案就是该站安装了AI视频监测技术——“电扶梯不安全行为监测系统”。
黄司儒解释说,该系统像是一双“千里眼”,它让工作人员坐在监控室里就能实时了解车站门口电扶梯的异常情况。通过前期输入海量跌倒场景,AI可以将不同行李箱的尺寸、行李箱卡缝的微妙角度,以及乘客跌倒的千姿百态“烂熟于心”,精准捕捉到危险信号。
“当乘客膝盖弯曲超过跌倒临界值时,系统瞬间从数十种跌倒姿态库中锁定风险,并将警报直传车控室的监控大屏,从危机发生到工作人员抵达,全程不超过10秒。”黄司儒透露。
更智能
“现在真是越来越方便了,没想到咱们合肥地铁不仅方便出行,还有这么多高科技服务,这也符合我们合肥科创之城的定位。”当天,不少在该站乘车的市民不禁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合肥轨道交通科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近期刚刚结束的“智轨道 汇合肥”场景试点验收会上,自今年4月起陆续试行的合肥轨道智慧应用与绿色节能领域的9大创新成果,正式验收成功。
“这些成果不仅优化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还在轨道运维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除了上述的元宇宙虚拟导航系统和电扶梯不安全行为监测系统外,9大创新成果还包括蓄电池在线主动均衡系统、无接触式洗手台、无接触式导览机、智能净化系统、客流预测仿真系统、数字孪生数据底座及巡站巡检、智慧客服等,目前已在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竹丝滩站和5号线杏花公园站完成试点验收,后续会根据验收情况进一步探索转化落地。
“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合肥地铁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王峰 文/摄
来源:合肥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