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十年,现在终于重见光明,连报纸小字都能看清了,真的太感谢安徽援疆的医生们!”在皮山县人民医院,77岁老人何希友摘下墨镜,激动地向记者展示他今年3月接受白内障手术后的恢复情况。8月11日至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开展“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主题采访活动。
同样满怀感激的,还有39岁的艾克拜尔·阿巴拜克尔。他因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20余年,在皮山县人民医院,安徽援疆医生为他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让他重新正常走路。“县医院还为我减免了10多万元的医药费,大大减轻了我的负担。”艾克拜尔说。
自2010年起,安徽持续支援皮山县卫健系统,累计投入援疆资金约4亿元,其中在皮山县人民医院投入达2.75亿元。这些资金用于建设新院区、更新诊疗设备、打造县乡村一体的“智慧医疗”系统,显著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援疆资金实实在在提升了本地各族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皮山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英告诉记者。
在医院的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艾则孜江·艾尔肯向记者演示了通过科大讯飞翻译机实现的多语种互译诊疗过程。“借助这些设备,各族群众能与安徽援疆医疗专家顺畅沟通。”目前,该设备已在县医院及各个乡村、社区普及配备。
硬件提升的同时,软件建设同步跟进。在三楼的消化内镜中心记者看到,来自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消化内科援疆专家方中良,正指导当地医生哈尼克孜·艾买提为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方中良介绍,该内镜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历经三批安徽援疆医疗专家的持续建设,目前已可熟练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息肉治疗术、止血术及异物取出术等多项技术。今年新开展的注水肠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疾病检出率,减轻了患者痛苦。
“安徽援疆专家已帮助我院开发新技术、新项目400多项,医院的就诊人次以及手术量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留在本地就医,目前县域内就诊率已超过90%。”刘英说。
去年6月,该院成功完成一例极为罕见的新生儿腹裂修补手术。一名刚出生男婴先天性胃肠外露,病情危重,以往需转诊至1600公里外的省级医院。在安徽援疆医疗专家汪卫兵的带领下,多学科团队协作,成功开展了和田地区首例“新生儿全身麻醉术”以及和田地区首例“新生儿腹裂修补术”。
“我们致力于在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安徽援疆医疗专家、皮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龚敬告诉记者,自开展帮扶以来,安徽累计派出192名援疆专家,手把手带教160名当地医务人员。同时,皮山县人民医院选派了100名业务骨干赴安徽进修,医务人员的持证率由帮扶前的38.03%提升至74.79%。
在2024年新疆医院综合能力评估中,皮山县人民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已跃居地区前列。(记者 丰静)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