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线报 > 正文

桐城派文物珍品首次大规模集结亮相安徽博物院

时间:2025-10-09 10:22:28

  10月1日,安徽博物院庐阳馆将推出“文脉——桐城派主题文物展”。此次展览是桐城派文物珍品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通过220余件(套)珍贵文物,全面呈现这一清代重要文学流派的深厚底蕴与多元成就。

  桐城派崛起于清初、鼎盛于乾嘉、余绪延至近现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作家最多、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提出“义法”主张,强调“义理、考据、辞章”并重,形成清正雅洁的文风,主导清代文坛两百余年。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三祖”,师事、私淑或膺服他们的作家,遍及全国十余个省,计1000余人。

  本次展览由安徽博物院联合南京博物院、安庆博物馆、桐城市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品涵盖桐城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方东树、管同、梅曾亮、姚莹、曾国藩、吴汝纶等核心代表人物的珍贵手稿、信札、书画真迹、著作刻本、文房用品及相关文物。该展览已入选安徽省文物局公布的2025年度全省博物馆系统精品展览库。

  展览分为3大部分、10个单元,以时间线索为经,学术及社会活动为纬,通过“文学根基—学术拓展—社会应用”的递进逻辑,系统梳理桐城派的发展脉络与多维贡献,全面呈现桐城派“文以载道”的完整形象。

  为增强观展体验,展览结合互动艺术装置、多媒体演示、连环画与艺术场景等形式,打破静态陈列局限,营造书香墨韵的沉浸氛围。配套图录《桐城派文物图鉴》也将同步发行,为观众提供延伸阅读。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桐城派文化的系统梳理,更旨在以文物为媒介,引导观众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的治学、为官与生活风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