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若干举措》正式发布,“十六条措施”为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其中明确,推动设立“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引导学生以万物为教材、以社会为课堂,课余时间多和大自然接触,到社会场景中学习实践。
给中小学生减负一直是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课业负担沉重,往往会占据大量的课余时间,消磨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想方设法为书包“限重”,不让书包压弯了孩子的脊梁;多地推出“春秋假”,鼓励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合肥推动设立“每周一天无作业日”,正是通过教育的“留白”,为孩子们卸下学业重负、留出成长空隙,促进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教育的“留白”,是一种张弛有度的教育智慧。每周一天无作业,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符合自己兴趣的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点留白,传递了一种不焦虑、不盲从、不浮躁的教育观念,快乐学习,方能健康成长。
教育的“留白”,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教育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没有作业的一天,学生可以做什么?在“十六条措施”中,其中两条是为学生搭建“劳动+研学”共同体、常态化开展校园艺术展演。在书本之外,还有许多知识等着他们去发现挖掘。这些经历,恰能为孩子的成长之路铺砖加瓦,成为构建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
教育的“留白”,能否真正落地,也是一场考验。这不仅需要教育部门推动,更需要家长加强定力、同心同行。合肥此次推出的“十六条措施”,是全盘考量、综合施策,不仅定下了“无作业日”的框架,也配套了“学生议事会”“师生恳谈日”“互动型家长会”等方案,全力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