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丰县庐剧团演出。
近日,“开演了,我的团”抖音直播文艺院团年度展演活动,在“@DOU有好舞台”的直播间启动。来自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的80家文艺院团齐聚线上“同台”献艺。长丰县庐剧团、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安徽省徽京剧院等安徽地方文艺院团参与了此次展演活动。这些安徽特色剧种,在直播间大放异彩,收获极高人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戏剧院团把“戏台子”搬上直播间,在线上开辟第二舞台。通过直播业务,给戏剧演员带来收入增长的同时,也让地方戏剧不断破圈,走出安徽。
地方戏剧院团走进直播间
庐剧作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剧种,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庐剧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2010年,长丰县庐剧团进行国企改制,汪凌通过竞聘成为剧团团长。为了让剧团得到发展,汪凌招演员跑市场,寻求演出机会。到2019年,剧团一年演出多达600场,不仅让庐剧在长丰扎下了根,长丰县庐剧团还成为合肥唯一的县级国有专业文艺院团、唯一三次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的县级剧团。
然而,前些年,长丰县庐剧团受到疫情等的影响,一年演出降到了200场左右。
同样受到冲击的,还有已有76年历史的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安徽省徽京剧院艺术总监汪育殊对此也深有感触:演出市场面临萎缩,传承人才不足、行当不全等问题,都制约着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面对困境,安徽戏曲文艺院团不约而同地把突破方向选在了短视频平台。
早在2018年,汪凌就带着长丰县庐剧团尝试过在抖音平台宣传庐剧。那次尝试也让汪凌感觉察到,短视频将给传统戏曲带来极大改变。
相比之下,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赶上了更好的机遇。2022年1月,剧团决定把戏台子搬进抖音直播间,“第一次直播在线人数就达到七八百人”。
2023年12月,安徽省徽京剧院成立了直播公会,全力借助直播平台的强大传播力,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观众,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
加入扶持专项计划
2024年8月,汪凌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去年8月22日,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的指导下,抖音直播联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共同发起“聚光计划-抖音直播基层院团扶持专项”,为基层院团和演员拓宽收入途径,助力基层内容传承,提升地方文化在线上线下影响力。
长丰县庐剧团报名参加了这一计划。加入聚光计划后,剧团组建了直播公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逐渐打开了局面。今年春节期间,直播间总共吸引了16.6万人观看。“现在直播间在线人数上千,有时几千,7月22日的一场直播,在线人数上万”。
跟长丰县庐剧团一样,刚开展直播业务时,安徽省徽京剧院的演员对这一新兴传播形式心里并没有底。“2024年1月,剧院积极响应抖音直播专项计划,借助平台提供的资源与现金扶持、经营培训、运营服务等支持,推动剧院直播业务的发展。”汪育殊所说的专项计划,指的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抖音直播于2023年4月共同发起的“艺播计划-抖音直播院团专项”,该计划旨在向专业文艺院团提供资源扶持,助力经营线上剧场。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的直播经营也大获成功。截至目前,该剧团抖音账号已收获粉丝137万,作品点赞790万次,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亿人次,直播巅峰时段累计获赞3.6亿次,位列全国县级剧团榜首。
让地方戏剧走出安徽
对地方文艺院团和戏曲演员来说,开启抖音直播,一个最直观的收获就是收入增加。
“参与抖音聚光计划,完成直播任务后,官方会提供资金扶持,剧团也给主播提供一部分补贴。”汪凌介绍。汪育殊也表示,抖音直播为院团和演员带来了显著效益。
直播带来收入增长,也给了地方戏剧院团更大的动力。而增收之外,汪凌更看重直播给地方戏剧带来的破圈效应。“从后台观众画像可以看出,30-45岁的观众是主流,占到了60%左右。”汪凌介绍,“起初,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庐剧,我们就给大家分享庐剧的知识,以及如何创作。慢慢的,这些年轻观众就沉了下来。”汪凌觉得,庐剧真正走出了安徽,这是直播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惊喜。
从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的数据来看,自从开启抖音直播以来,年轻观众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5%。直播也带动了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线下演出上座率提升47%”。
这些收获,也让安徽地方戏剧院团坚定了直播运营的信心。
“未来,安徽省徽京剧院将持续选拔有潜力的主播,全力培养头部主播,提升内容输出能力。打造不同风格的直播场景,满足多样化直播需求。”汪育殊说。
在汪凌看来,直播这一策略肯定不会变,但直播的形式要创新。“把我们的直播间带到更广阔的空间,线下演出时要直播,没有线下演出时也要直播,比如到一些景区和特色街区,进行互动式直播。”汪凌说。 (雷文)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