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线报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安徽新材料产业大有可为

时间:2025-10-22 13:42:01

  一面薄薄的玻璃,既能发电又可显示,正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看来,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一直都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

  日前,在徽商传媒·徽商杂志社主办、招商银行合肥分行作为战略合作金融机构的“科技引领 金融赋能”2025徽商科技创新发展交流会上,彭寿分析了安徽产业发展机遇。

  彭寿表示,如今材料研发正经历“范式变革”、材料性能面临“需求变革”、材料制备出现“场景变革”。这些变革共同推动新材料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其中,新型显示、能源动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交通装备等成为材料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点领域。

  智能化AI时代,显示无处不在,而新型显示材料则是显示技术发展的核心。他透露,我国新型显示材料产业规模已超3000亿元,整体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信息显示玻璃,已成为我国新型显示材料的一张“创新名片”。

  如今,新能源材料是能源动力技术迭代发展的核心。其中,薄膜发电玻璃成为新一代光伏发电材料,兼具弱光发电、低碳环保与美学特性,更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是“好房子”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集成电路领域,彭寿给出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据:材料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环节,集成电路材料780亿美元市场规模可以撬动3.7万亿美元电子工业市场。其中,AI前沿光电子玻璃是先进半导体材料发展重点方向。

  交通装备对新材料的战略需求同样迫切。“材料是交通装备轻量化发展的核心因素。”彭寿表示,非金属轻量化材料综合减重、成本、工艺优势,不仅对交通装备使用性能产生影响,更在加速重构装备制造工艺和全供应链格局。

  同时,轻量化材料也正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2025年到2035年我国汽车轻量化系数要逐步降低到25%,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轻量化材料的重要增长极。”彭寿透露,轻量化材料还持续向低空经济领域拓展,需要解决材料“能用”“好用”“多用”问题。

  彭寿强调,安徽材料产业正迎来战略、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叠加机遇。“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最大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下游市场,尤其是新能源占比超60%。”彭寿表示,这些均为安徽材料产业发展提供重大市场机遇。此外,安徽的“芯屏汽合”“新三样”现代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支撑,安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储丽)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