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学不好,不一定是智商的问题,很有可能是一种病。”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数学有困难、学业表现明显落后于同龄人水平时,会担心是不是孩子太笨。其实,有时候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一种病:数学障碍。10月22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媛媛在采访中表示,数学障碍和阅读障碍、书写障碍都属于“学习障碍(LDs)”,它不是笨,而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数学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数学障碍和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一起被归在“学习障碍(LDs)”下,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但确诊数学障碍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干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家长需理性看待。
据介绍,数学学习涉及关键信息提取、解码、推理、空间思维、视觉搜索等多个环节,与大脑额顶叶皮层和海马体功能有关,一旦这些功能失调,就会出现数学学习困难。
“数学障碍主要表现在推理困难、逻辑混乱、空间感不足等。”黄媛媛在门诊中遇到过有些孩子,计算35+4时,会把4与3相加;分不清6与9;读到19时无法顺利“拐弯”到20等。
此外,有些孩子书写潦草、字的结构分开很宽、出现镜像字等,这属于书写障碍。“而学习障碍里发病率最高的是阅读障碍,约占一半。”黄媛媛介绍,阅读障碍的孩子低年级时拼写困难,高一点年级时读不懂文章,做应用题时无法审题,需要反复去读。
“出现这些障碍,因为神经发育障碍。”黄媛媛通俗解释,在看到一些文字图片后,人的大脑会有一个加工编码、储存记忆并运用的过程,若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些过程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儿童心理门诊中七八成是因为学习
患数学障碍的孩子如果同时存在读写障碍或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的症状就会更加明显。门诊中发现,男生学习困难的比例高于女生,“可能男生更调皮,注意力容易分散。”
“注意力不集中,同样也是神经发育中出现了问题。”黄媛媛介绍,在该院的儿童心理门诊中,约有七八成孩子是因为学习问题被父母带来就诊,很大部分是注意力的问题,其次是阅读障碍,“数学障碍也有,相对来说,要少一点。”
据其介绍,前庭觉的发展对于注意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是前额叶没有完全发育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好,家长和老师可能误认为孩子“不用心”“懒惰”“态度不好”。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孩子主观不努力、不用心,而是他们确实存在这方面的困难,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帮助。
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鉴别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黄媛媛表示,家长平时应留意孩子的表现,如果仅仅是在学习上困难,而在玩耍及与人交流沟通上没有问题,那就不是智商的问题。
或者是孩子偏科,语文非常好,数学不好,要注意是否数学障碍;如果数学非常好,语文很差作文很差,那要注意是不是阅读障碍。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成绩远低于班级平均成绩,无论如何辅导,仍是出现大量基础错误,那就要去医院检查。”黄媛媛介绍,可以检查到底是智商问题还是学习障碍。
干预效果因人而异,家长要先“稳住”
学习不好,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很笨,黄媛媛表示:“一般来说,也有智商确实不好的,但不多。大部分学习不好的孩子,智商都正常,只是神经发育的问题。”
数学障碍虽然常常在入学前后才被诊断出来,但这类孩子往往在发育早期就有迹可循。敏锐的家长可能在较早时期就能发现孩子的数感弱,识记数字或数数字有困难,时间和方位感差等。“家长要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干预,干预越早效果越好。”黄媛媛介绍,诊断明确后,医生会根据孩子情况进行药物治疗或康复训练。
对于单纯的数学障碍,目前没有特效药,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轻重程度、合并症状,进行个体化干预。
“不少家长在确诊后很崩溃,以后该怎么办?首先,家长自己要‘稳住’,切不可打骂孩子,以免让孩子自卑、厌学,造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冷静下来,尽量去适应孩子的情况,挖掘孩子的潜能,不一定非要成为学霸。”在门诊中,有一位小患者,有阅读障碍,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确实有效果,但语文考试还是很困难。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家长发现其很有音乐天赋,很快“换赛道”,建议孩子学音乐,“孩子学音乐后,明显开心了很多,专业课很好。”
黄媛媛提醒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情绪问题,“有些孩子因为压力大,情绪低落、焦虑等,也会影响注意力,影响到学习效率,造成成绩下滑等。”这类情况一般出现在高年级孩子身上,家长要留意观察孩子的心情,维护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
(记者 汪漪 王士龙 通讯员 江薇薇)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