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北市杜集经济开发区树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党建为“总钥匙”,积极探索创新,精准破题解难,实施“固本”“赋能”“聚力”三大行动,用“满格”党建激活“满帆”发展动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开创园区发展新局面。
实施“固本”行动,筑牢战斗堡垒,夯实发展“压舱石”
强化政治引领,校准思想“定盘星”。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通过“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带头深学细悟,筑牢信仰根基。机关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早班小课堂”等多种载体,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针对非公企业工学矛盾,指导各支部将课堂搬进车间、融入班前会,化解学习难题。组织党员干部赴警示教育、红色教育等基地接受思想洗礼,着力打造“实地课堂”,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织密组织体系,拧成发展“一股绳”。由“被动等待”向“主动摸排”转变,开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对园区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一企一策”党建工作台账,覆盖企业120余家。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等实际情况分类施策,新成立党支部、群团组织8个,有效推动党的工作全覆盖。建立“一支部一联络员”制度,选优配强党建联络员,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打造“党旗飘 火炬红”“链接新征程”“合心向党 众心益企”“‘林’距离”等党建品牌矩阵,通过树立标杆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与影响力。以党建引领群团建设,先后1家企业研发团队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3名个人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锻造党员队伍,挺起实干“铁肩膀”。在发展党员方面严把“入口关”,优先吸纳生产一线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占比超80%。按照“三必谈”要求,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20余人次。在项目推进、低效用地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工作专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非公企业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150余个,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50余件。
实施“赋能”行动,激活核心引擎,跑出发展“加速度”
“党建+招商引资”求突破。党员干部带头研究产业政策,创新应用“AI+大数据”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围绕产业链条,党员干部为骨干的招商队伍主动出击,赴长三角、珠三角开展精准叩门招商。先后成功签约合众、巨杰等亿元以上项目11个,继保电气、拓远科技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党建+项目建设”显担当。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干部、一套服务专班、一张推进图”的“四个一”工作专班推进机制。专班将细化任务、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盯、有人管,实现10个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党建+科技创新”育先机。发挥党组织桥梁作用,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淮北中芬等3家企业4项产品入选2025年度安徽省新产品名单,淮北合众机械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安徽路特威产品入选省首版次软件评定名单,淮北林光钻探获全省专精特新竞赛三等奖。
实施“聚力”行动,优化发展生态,汇集改革“源动力”
以党建引领勇涉改革“深水区”。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全员雇员制,新招录雇员优先补充到招商引资、经济服务一线。建立以招商业绩为导向的薪酬绩效体系,拿出50%绩效工资考核招商引资工作。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剥离社会事务40余项,精准精简上级赋权事项13项,让园区更专注于经济发展主业。深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改革,组建天昱工投公司承接园区物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职能,全力服务支持园区发展。
以党建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构建“引得进、育得好、用得活”的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在“引才”上,采取公众号“线上云招聘”与“线下高校行”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招聘20余次,拓宽引才渠道。在“育才”上,建立高层次人才动态台账,提供“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帮助解决人才住房、子女上学等30余件次。在“用才”上,依托博士工作站、人才飞地等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党建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建立“企业吹哨、党员报到”机制,累计走访企业30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40余项,落实企业奖补资金416.57万元。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累计解决企业资金需求2.31亿元,为企业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成雨污管网和排涝设施升级改造,营造出园区安全、高效发展环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杜集经开区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姿态,推动园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梁竹)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