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烈山区临海童街道童亭矿中心社区以党员教育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打造“定制式”“开放式”“沉浸式”课堂,让党员教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生活温度,更有实践深度,真正实现“色香味”俱全。
“定制式课堂”精准“调味”,让教育更对“胃口”。“以前培训内容‘一锅烩’,总觉得和自己关联不大。现在社区提前问需求,培训内容都是我们想要的!”这是社区党员对“定制式课堂”的普遍反馈。社区党总支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会商等方式,摸清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党员的“需求清单”,针对退休党员,已推出10余场智能手机使用、健康养生等“生活课”,帮助数百名退休党员融入智能生活;针对在职党员,开展了6场聚焦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实践课”,有效提升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精准对接需求的“定制菜单”,让党员教育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每一堂课都“对味”又“解渴”。
“开放式课堂”接足“地气”,让教育更有“香气”。打破教室围墙,把课堂搬到小区广场、公园凉亭、红色教育基地,让课堂“连天线”更“接地气”。领导干部来讲政策解读,先进典型来分享实干故事,“土专家”来讲邻里相处之道。今年以来,社区共开展凉亭宣讲5场次,“广场学堂”活动3次。在“凉亭课堂”,党员们围坐成圈,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社区治理妙招;在“广场学堂”,一场知识问答变成热闹的互动游戏。没有了讲台的距离感,多了面对面的亲切感,党员教育不再是“排排坐”的严肃说教,而是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的“身边课”,让党的理论和故事随着清风花香,飘进党员心里。
“实践式课堂”浸润“初心”,让教育更添“回味”。坚持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把为民服务作为检验党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家庭,定期上门打扫卫生、代办琐事、倾听诉求,在点滴付出中感受“群众路线”的温度。健全“党员教育+志愿服务”机制,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认领微心愿、解决微难题。今年以来,已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7次,全面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2处,修补窨井盖40余处,修补路面损坏3处等。每一件具体事都是一堂生动的“初心课”,让教育的“回味”在一次次践行初心的行动中愈发绵长。(陶丽萍)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