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怎么办?代表票决说了算。2023年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濉溪县四铺镇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有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切实提升民生福祉和基层治理效能。
创新机制,民主决策回应群众期盼。四铺镇人大打破以往民生项目“政府定”的传统工作模式,构建起“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的全闭环工作机制。通过深入村组调研、设立意见征集点、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确保项目来源植根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代表们依据群众呼声与实地论证,对候选项目进行差额票决,将项目的选择权、决定权真正交到人民手中。2024年以来,经代表票决产生的农村道路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有序落地,切实回应群众期盼。
精准发力,强化监督推动项目实施。为确保票决项目高质高效推进,四铺镇人大建立了常态化、精准化的监督机制。一方面,强化过程监督,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项目一线,紧盯工程进度、工艺质量、资金使用及群众满意度等关键环节。在四铺村三队联网路、五里铺村小胡家道路等项目现场,代表们对照图纸规范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强化问需督进,将调研监督与问计于民相结合。在实地勘察周陈村污水处理终端选址时,代表们认真听取村民关于管网走向、终端位置等具体诉求并协调解决,确保项目既符合规范又贴近民心。
科学论证,凝聚合力绘就民生幸福。截至目前,四铺镇累计票决实施民生实事项目6个,涵盖道路硬化、广场建设、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投资70余万元的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顺利收尾,解决五里铺村等地“坑洼难行”问题,受益村民赵春霞感慨:“孩子骑车玩耍也不怕摔倒了。”在谋划2025年项目时,通过现场踏勘、座谈研讨,代表们围绕魏集路加宽、周陈村污水管网等候选项目,从“必要性、可行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深入论证,提出3条优化建议并新增1项备选项目,项目储备更加科学精准。票决制有效凝聚了政府、代表、群众三方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向精细化、民主化迈进。分管副镇长张旭东指出,该制度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深化拓展,效果导向助推乡村振兴。“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四铺镇人大主席陈安表示,当地将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优化项目提出、票决、办理、监督、评议全链条。同时,强化问题整改闭环,着力构建长效闭环机制。针对调研形成的《监督问题清单》《拟建项目建议清单》,及时移交镇政府相关部门限时整改优化,并通过人大办向群众公开反馈结果,确保事事有回应,让越来越多的“民生需求”通过民主机制,高效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为强劲的“人大动能”。
人大代表票决制没有终点,件件都是为民办实事的起点。据介绍,为巩固成果、深化工作,四铺镇人大将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民主实践,及时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诉求反映到票决制工作的全过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努力书写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民生答卷。(肖干 王振)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