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商速刊 > 正文

黄山市市直及各区县全面启动给学校教室装空调工作

时间:2025-08-11 22:04:13

大皖新闻讯  继黄山市市直学校、屯溪区、徽州区、休宁县、祁门县之后,大皖新闻记者8月11日得知,该市歙县及黟县日前也已经启动实施给义务教育学校教室安装空调工作,并力争秋季开学时让孩子们享受到“清凉”。至此,黄山市市直学校及所有区县党委政府均已经在推进实施给公办学校教室装空调工作,该市绝大多数公办学校的学生今后在高温酷暑和三九寒冬时都能在较好的环境里学习。

去年以来,因高温酷暑气候影响明显,给学校教室装空调成为很多家长期待,黄山市屯溪区去年秋季就表态会给区属学校教室安装空调,此后开展了所需空调数量摸底以及线路、配电改造等事宜的前期工作,今年暑期,屯溪区属所有公办小学安装空调工作正式启动,总投资近千万元,秋季学期时,将实现全区15所公办小学学生教室空调全覆盖。

大皖新闻记者从黄山市有关部门得知,尽快给学校教室安装空调让孩子们享受到清凉,不仅是家长期待,也是黄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今年暑期,该市各区县就此项工作迅速作出部署安排。

暑期刚至,黄山市教育局表示,已经筹措1000多万元资金,实施该市市直学校(屯溪四中、屯溪五中、屯溪六中及8所义务教育学校)的空调安装工作,惠及学生7900人。7月中旬,黄山市徽州区官方决定立即启动全区包括乡镇的公办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工作,暑期将渐次完成空调采购、安装、电力增容以及线路改造等工作,确保秋季开学时,孩子们就能在凉爽的教室里安心学习。徽州区教育局项目办工作人员吴猛介绍称,根据摸底调查,全区14所中小学(教学点)要安装380台空调,有14个学校要进行线路改造,有3所学校要进行电力扩容,总投入数百万元。

资料图

7月下旬,在黄山市黄山区甘棠中心小学,电力工人顶着高温开展配电增容工程施工,以满足学校安装空调的线路需求。 暑期里,黄山区为辖区内职业学校的175间学生宿舍、城区的150个班级加装空调。 项目的启动源于当地政府对民生需求的主动回应。入夏以来,针对民生反馈收集到的“教室、宿舍闷热影响学习”等群众关切,黄山区政府第一时间将“为学生创造清凉学习环境”列为重点任务,统筹资金641万元启动4所学校的电力升级与空调采购,其中251万元用于采购678台空调(含1.5匹挂壁式350台、3匹挂壁式316台、5匹立柜式12台),390万元专项用于配电增容与内部线路改造。 待8月底项目完成后,7500余名师生将彻底告别“挥汗上课”的日子。

近日,“2025年休宁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教室空调设备采购项目”已完成招标流程。 此次采购的为吸顶空调,合同金额305100元,这也是首批采购项目,后面还有相关空调采购项目进行。 据休宁县教育局消息,为切实解决群众希望教室安装空调的期待,该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140余万元,为全县21所中小学182个教室采购安装空调。 目前,城区小学首批45套空调已完成招标采购,即将开始供货安装,剩余137套空调也已开始履行采购流程,相关工作稳步推进中,力争8月底前全部完成。项目实施后,将惠及2千名中小学学生。 另据了解,休宁县公办中小学39所,前期已安装10所,今年暑假实施21所,剩余规模小一点的偏远农村学校后一步将视情逐步实施。

8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得知,歙县给学校教室采购空调事宜也进行公开招标,据歙县有关部门介绍,今年暑期安装空调工作涉及该县多所学校,有城区也有乡镇,具体为歙县丰乐小学、新安中学、行知小学、长青中学、王村镇中心学校、郑村镇中心学校、富堨镇中心学校,以及深渡镇中心学校。此次共需要397台空调,涉及费用238.2万元。为了安装教室空调,前期进行了相应的线路改造、扩容等,已投入303万元。此项工作目前在抓紧进行,争取秋季开学前装好,惠及学生10369人。另据了解,歙县的歙州学校、紫阳学校和育鸿学校3所民办学校都已安装空调。歙县中学、歙县二中、扬之学校、城关小学已经安装了空调,新安小学作为中考考点此前也已安装。

8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得知,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黟县县委政府重视下,黟县教育局积极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加快进行碧阳初中、碧阳小学、碧山小学三所义务教育学校普通教室空调线路改造以及95台空调安装,实现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全覆盖,惠及学生4300人。黟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黟县中学及有些幼儿园此前已经安装了空调,下一步,会继续筹措资金,努力分期分批完成剩余学校教室空调安装工作。

至此,在黄山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各区县党委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努力下,黄山全市今年暑期将基本完成家长期待的给学生“送清凉”的民生大事,此项工作也得到社会普遍好评。

据了解,学校教室安装空调过程中,不仅需要买空调,主要还在很多学校因建设年代较早,电力线路、配电等难以适应需求,所以安装空调前,很多学校还要先进行电力增容及线路改造等工作。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编辑 张大为


来源: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