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商速刊 > 正文

淮北市杜集区:书记领办“靶向发力”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时间:2025-08-29 15:45:18

  淮北市杜集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扎实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有效化解老旧小区环境整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等一批基层治理难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

  精准“选题”,立足民需定项目。对症施治,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和群众关切。实地调研体察民情。通过走村入户、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精准确定领办项目。确立项目59个,涉及小区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乡村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12个方面,切实做到以“问题导向”明确“选题方向”。夯实“领头雁”理论基础。联合组织部门,召集60名村社区书记参加党组织书记暨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训班。根据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形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要求等,从嵌入式养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题辅导,帮助党组织书记适应新常态、理解新动向、提升新能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全速进步、全力提升,助力镇(街)村(居)项目有序推进。交流分享传经送宝。定期组织镇街道、村社区开展项目经验交流活动。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形式,促进相互学习借鉴,学习兄弟单位在居民动员、资金筹集、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本地项目实施提供参考。

  协同“破题”,聚力攻坚促落地。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构建社会工作领域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牵头26家成员单位,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区委书记重点抓、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抓工作格局,整合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推动减负赋能。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12种,清理标牌标识36个、证明事项20件。多次开展机关单位抽(借)调社区工作人员集中清理规范工作,严控借调社区工作人员。会同组织、人社等有关单位招考村级后备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50名,切实增强社区工作力量。推行“党建+网格”治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划分网格585个,配备网格员697名,网格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网格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务实“答题”,治理增效惠民生。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进书记领办项目走深走实。加强项目调度。通过工作例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重点调度,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听取镇村级书记项目进展汇报5次,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9个。截至目前,全区59个书记领办项目已完成44个,完成进度达74.57%。定期走访调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书记领办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随机走访。将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内容,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累计走访13次,收集基层意见建议12条,发现问题17个,均已整改完毕,有效推动项目落实。注重成果转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项目实施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在省市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和制度成果,7个书记领办项目案例在市级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朔里镇书记领办项目“打造‘一站式’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平台”获评省级2024年度群众广泛欢迎的书记领办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的示范带动效应。(王伟奇)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