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蒋疃社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立足区域优势,挖掘资源潜力,不断优化产业生态,造就以菊花为基础的乡村经济“金钥匙”,打开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生态优美的乡村振兴新大门。
选准“种菊”方向,激活土地潜力
为破解社区部分土地撂荒、特色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难题,社区“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结合本地山地、光照充足的自然条件,发现菊花适应性强、市场需求稳定,且能与乡村旅游、深加工结合,决定在金银花基地成熟的基础上扩种菊花。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淮北市烈山区众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引进种植优质品种白菊和小黄菊,盘活流转闲置土地35余亩,并邀请农业专家全程指导种植,实现从种苗培育到田间管理标准化操作规范,让昔日的“闲田”变成了“宝地”。
深挖“育菊”价值,助推增收“引擎”
菊花种植管理周期长,从春季整地、定苗到夏季田间管理,再到秋季采摘鲜菊,都需要大量季节工和临时工,能切实落实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有效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土地流转后,每亩地有固定租金,在基地管护和采摘菊花,每天又有60块钱的收入,一年下来,能多收入5000元,还方便照顾家庭。”村民李大哥算起增收账,满脸笑意。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60户农户务工就业,土地亩均收益较传统作物提升近2倍,仅2025年上半年菊花产业就为社区带来近3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延伸“产菊”链条,带动三产融合
“满园花菊郁金黄”,每到花期,菊花种植基地就成了网红打卡地,吸引周边市民前来游玩,带动餐饮、零售等消费。“每年的5月和10月菊花开放的时候,周末来赏菊、买土特产的人特别多,我开的地锅鸡饭店一天能接待几十桌客人。”饭店负责人皇甫晓东笑着说。蒋疃社区也在加快推进“龙脊山皇菊”“龙脊山白菊”等深加工产品的上市,提高菊花产品价值,不断发展壮大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等多种业态,打造产学研游一体的综合性农旅项目,实现菊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朱佳乐)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