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商速刊 > 正文

安徽25项举措确保学生“上学无忧”

时间:2025-08-30 17:30:36

大皖新闻讯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8月29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学生资助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安徽累计发放资助金额205.4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34.9亿元。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着力建设高质量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累计资助学生1.9亿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611亿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三个全覆盖”

据介绍,安徽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完善、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资助规模稳步增长,实现了“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目前,安徽学生资助项目已经达到25项,构建了“奖、贷、助、补、免”全方位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学前教育阶段,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所有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在高中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校内奖助学金等项目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

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

2024年,国家发布了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随后,安徽积极贯彻落实。

据介绍,自2024年起,安徽明确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本专科生奖学金奖励标准。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至10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至6000元。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至3700元;自2025年起,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至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至12000元;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升至2300元,并将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

2024年,为落实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省财政统筹增加了1.6亿元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补助经费,惠及高校学生40.6万人次,奖助学金名额增加2567个。2025年春季学期,为落实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省财政统筹增加了2.3亿元高中阶段学生资助补助经费,惠及高中阶段学生41.20万人次,助学金发放人数增加4.7万余人。

形成“三位一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611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248.4亿元,占资金总额的77.5%。2024年,安徽累计发放资助金额205.4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34.9亿元,各级各类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资金19.9亿元,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5468.6万元,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国家助学贷款50.1亿元。

学生资助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发展,安徽已经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无需证明材料 困难认定看重“个人承诺”

新学期即将开启,发布会上还发出两项“提醒”。 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电信诈骗和多种形式的“校园贷”诈骗。开学前后,有的诈骗分子会给新生打电话、发短信或微信,冒充资助工作者,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名义,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入学后,还有一些非法机构采取各种手段,诱骗在校学生申请不良“校园贷”。 请广大家长和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抵住诱惑。

此外,提醒学生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要如实填写申请表。据介绍,自2019年起,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仅需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如实填报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认定申请表,不需要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也不需要到基层盖章。不过对于个人承诺的事项,要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不仅要收回发放的资助资金,而且还会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方式进行批评教育。

大皖新闻记者 林丽萍

编辑 王翠



来源: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