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丈夫保家卫国戍守边疆,我现在8个月身孕还在忙于学校教学,我婆婆在小区无端被撞伤成九级伤残,被告和保险公司却不及时赔偿,我真的委屈又气愤!”调解伊始,军属梅女士情绪激动。而被告王女士也满腹无奈:“我也不是故意的,但高额的赔偿我实在难以承担,我也一直在找保险公司协商……”
一边是合法权益需要坚决维护的军人家属,一边是倍感压力的肇事方,如何破局?近日,烈山区法院审管办屈曙光法官就办理了这么一起涉军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
本案中,原告系现役军人家属,在小区道路行走时被被告驾驶的车辆撞伤。屈法官了解案情后,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多次通过电话与原告家人及律师进行沟通,将原、被告及保险公司请到法院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屈法官耐心释明法律关系,计算损失赔偿,并着重强调保护军属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同时引导被告及保险公司体谅原告实际困难,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法官的真诚逐渐消融了双方的隔阂,最终,该案在开庭前达成调解,被告诚恳向原告致歉,保险公司进行了及时理赔,原告也表示了谅解,这起纠纷得以彻底化解。
法院妥善化解涉军属案件,不仅是对法律的精准践行,更是对“军民鱼水情”的生动诠释。通过多元调解机制等举措,既保障了军属的合法权益,又让现役军人无后顾之忧,安心戍守边疆,展现了人民法院在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中的重要担当。(刘凤仙)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