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严肃的会议室,没有枯燥的文件——近日,一辆载着政策与希望的“小推车”驶入濉溪县刘桥镇王堰村的白玉蜗牛养殖基地,把“红色党课”带到党员群众的身边。
村党总支书记王修设站在养殖大棚前,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大家讲解合作社抱团发展的好处、信用贷款的政策红利、土地流转的法律保障以及各项惠农补贴的申领流程。他将书面话变成家常话,结合本村蜗牛养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让一项项政策变得可知可感、可学可用。王书记说,“把党课搬到一线,就是要消除距离,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暖人心。他鼓励党员群众充分利用党的好政策,积极加入合作社,争当信用户,共同把王堰村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书记在地里头讲政策,句句都说到我们心坎上!合作社怎么分红、贷款怎么申请,一听就懂!”村民张大爷笑着说。另一位合作社成员也感慨:“以前总觉得政策好但离得远,现在‘小推车’推到身边,用咱村合作社的例子算明白账,心里亮堂多了!”
“小推车”载的是党课,传递的是党的声音,凝聚的是乡村振兴的民心合力。这种一线宣讲的形式,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现场党员纷纷表示,要争做政策“明白人”和“示范员”,以实际行动带动乡亲用好用活党的好政策。
王堰村通过“小推车红色党课”这一鲜活形式,展现出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红色动能”。下一步,刘桥镇将继续用好“小推车红色党课”这一有效形式,结合各村产业特色定制宣讲内容,推动更多惠农政策走进村庄田野、走进群众心里,为乡村振兴汇聚更强大力量。(戴梦茹)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