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北市相山区生态环境分局提升执法效能,着力强化执法监管的“执行力、穿透力、精准力”,推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辖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执法刚性,筑牢执法监管“基本功”。该局在执法过程中依法按照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流程和相关标准,保证执法人员从现场检查流程、案件调查取证、行政处罚程序到执法档案管理,形成“覆盖全环节、衔接无缝隙”的标准化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涉企检查100余家次,其中排查涉危废企业15家,发现问题4个,已完成整改3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件,罚款25.6万元。
科技监管,破解执法监管“老大难”。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同时,以“智能化”执法为突破口,构建全方位监测网络和线上、线下协同执法模式。依托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加强在线排污单位和水、气自动监测站点监管,实时采集关键指标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重点污染源、敏感区域进行动态预警。截至目前,累计巡查企业41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0余份,约谈项目负责人3名。处理扬尘污染案件8件,罚款8.7万元。排查辖区餐饮饭店1051家次,发现并已整改问题38个。
靶向执法,实现执法监管“刚柔并济”。制定差异化执法策略,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环境风险等级、信用评价结果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纳入正面清单的5家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开启“免打扰”模式,通过减少检查频次等方式实施正向激励,切实减少企业负担,让监管对违法者“无处不在”,对守法者“无事不扰”。截至目前,根据企业点单需求开展靶向帮扶5次,为企业解难题、促发展。(黄旭 刘艳芳)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