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彩礼的事,咱得按规矩来,既要合情理,也得守法度……”9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濉溪县南坪镇半铺村“罗锋调解工作室”里就坐满了人,罗锋正拿着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给一对因彩礼返还起纠纷的年轻夫妇摆事实、讲道理。墙上40多面锦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每一面背后都藏着一段矛盾化解的故事。这是南坪镇化解彩礼纠纷、弘扬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
在南坪镇,彩礼纠纷调解有着一套“组合拳”。村里的事村里管,若男女双方都是本村人,村委会调解组织便主动介入,既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规定,也顾着农村的老理儿,力求合情合理合法。遇上复杂些的,村委会、包村干部、调解员、村民代表多方坐下来一起商量。用乡音说透法理,不少疙瘩当场就能解开。真要是达不成一致,司法所还能帮忙走法律程序,该诉讼的诉讼,不让矛盾积下来。
“小推车”推到心坎上,是南坪镇的调解特色。2023年10月组建了罗峰“小推车”心连心服务站,各村都设了调解室,选配有口碑、有威信的“热心人”当调解员,他们中有老党员、人大代表、退休村干等。他们走村串户讲政策,家长里短解难题,把矛盾往小里化、往早里解。罗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搞出“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法子,线上聊、线下谈,多数纠纷不用出村就能了断。“调解没啥巧,就是将心比心。”罗锋常说,群众的事再小也得当事办,把理讲到他们心坎里,自然就愿意听。
部门联动、“五老”上阵,让调解更有温度。路东村退休村干马万明、坪西村退休村干杨广伍对调解工作熟门熟路,擅长用“面对面”“背靠背”等法子,从法理、情理、心理多方面疏导。彩礼里哪些算赠与、哪些该返还,都对照法律条文和身边案例,一条条跟当事人说清楚,直到双方都点头。镇上还常拿这些调解完的案子当“活教材”,给村民们普法,慢慢大家都明白,高价彩礼不可取,文明嫁娶才风光。
如今在南坪镇,调解室里少了争吵声,多了理解声;村里的彩礼账单薄了,新人的笑脸多了,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的心里。(邹杰)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