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阴雨过后,濉溪县南坪镇的田野间既是抢收玉米的战场,也是秸秆清运的阵地。全镇干群在与时间赛跑收割玉米的同时,同步推进秸秆清理整治,让丰收的乡村既见金黄,也保洁净。

“轰隆隆——”在连片的玉米地里,收割机驶过之处,金黄的玉米穗被收入机舱,秸秆则被瞬间粉碎,均匀撒在田垄上,化作来年的肥料。“全镇23万多亩玉米,八成以上都用这种机收粉碎还田模式,又快又干净,秋收要抢进度,环境更要保洁净。”镇农综站工作人员介绍,机械作业不仅效率高,还能将秸秆直接还田,省去了搬运环节,从源头减少秸秆堆积问题。
“收完玉米就得清理散落的秸秆秸皮,可不能让秸秆堵了沟渠!”在濉溪县南坪镇的秋收战场上,除了抢收玉米的忙碌身影,还有一支穿梭在田间地头的“清障队”——他们正忙着清理机收后散落的秸秆、苞叶,让丰收的土地既颗粒归仓,又洁净如新。
在部分前期积水的地块,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大型机械难以进入,这里的玉米只能靠人工掰棒,难免留下零星秸秆和散落的苞叶。“你看这沟边,前两天下雨泡得发胀的秸秆,不及时清就堵水了。”在南坪村薛胡庄一处低洼地,村干部正带着村民清理田埂边的秸秆。大家手持镰刀、耙子,将散落在沟渠、路边的秸秆归拢成堆,再用三轮车、四轮车转运到村头的秸秆堆放点。村民老赵说:“虽然是人工收,但咱也不能让这些‘零碎’坏了村里的环境。”
为彻底消除秸秆隐患,镇里实行“分片包保”制度:机收区域由农机手负责粉碎质量,确保秸秆残茬不超过10厘米;人工收地区域则由村干部带队,逐地块排查清理,重点针对沟渠、道路两侧、村庄周边等易堆积部位,做到“收一块、清一块、净一块”。
秋风渐起,在“三秋”大忙季节,乡村田野呈现一幅幅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正是南坪镇在“三秋”季节,对“颗粒归仓”与“环境洁净”的双重守护。 (邹杰)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