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商速刊 > 正文

烈山区杨庄街道:以“党建+书记连心日”破题 绘就基层治理“民生幸福卷”

时间:2025-10-16 17:38:38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趟,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和书记唠,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家住烈山区杨庄街道铁运社区的居民李女士,看着小区新增设的电动车充电桩,难掩笑意。这一变化,源于杨庄街道创新推出的“党建+书记连心日”平台,如今该平台已成为街道听民意、解民忧、传党音的重要载体,让基层治理效能与居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阵地“接地气”,民意表达“零距离”。“烈山号”曾是铁运社区居民休闲聚集的“老地方”,如今被街道巧妙改造为“议事新阵地”。在这里,“移动办公+书记轮值”成为常态。街道组建移动办公接待组,社区书记轮流坐班,将办公桌“搬”到居民身边,与群众面对面唠家常、听诉求。同时,街道还在阵地周边设立“书记信箱”,线上线下同步收集民心民意。“收集到的问题,我们党员议事团会第一时间对接物业、城管等相关单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铁运社区党总支书记介绍。截至目前,杨庄街道各社区通过该机制已处置管道漏水、垃圾清运、邻里矛盾等民生问题496件,化解率高达98%,生动践行了“听你说、看我做、勤协商、共治理”的基层治理理念。

  理论“冒热气”,党的声音“入人心”。“大家知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吗?这就是咱们党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在“烈山号”议事阵地,一次形式新颖的“流动课堂”正在进行。为打通基层理论宣讲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杨庄街道摒弃传统“会场式”学习,借助“书记连心日”平台,让社区书记化身“宣讲员”,用居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身边事,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融入“柴米油盐”与“茶余饭后”。理论宣讲后,街道还会组织互动讨论、案例分享,引导居民尤其是老党员围绕社区停车难、养老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以前觉得政策离自己远,现在不仅听懂了,还能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特别有参与感。”参与讨论的老党员张大爷说。

  服务“暖人心”,治理红利“惠万家”。“下楼就能看书、带娃,走路15分钟能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样的生活太方便了!”提及如今的社区生活,居民王女士赞不绝口。为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杨庄街道依托“书记连心日”平台,着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办得了业务、解得了矛盾、学得了知识、炼得了身体”。

  同时,街道通过“连心网格”机制推动干部下沉,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网格254次,解决管道改造、充电桩增设等民生实事213个;推行“社区+大党委+党员志愿者”联动模式,开展“爱心敲门”关爱独居老人200余次、免费义剪20余次、义诊及健康讲座40余次,将暖心服务直接送到居民“家门口

  下一步,杨庄街道将持续优化“党建+书记连心日”运行机制,聚焦群众新需求、治理新难点,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拓宽参与渠道、提升服务精度,持续以治理“小举措”积蓄民生“大幸福”。(关杏子)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