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寒意渐浓,但是在淮北市相山区的一个多功能会议室内气氛热烈。站在演讲台上的“90后”干部朱雅楠正从容阐述她的调研成果:“我们要给外地游客一个晚上万万不能离开的理由……”台下,评审专家们微微颔首,不时在评分表上记录着。

这是相山区年轻干部调研成果评审会的生动一幕——两个月来,一场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青年调研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160名青年干部深入一线,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交了18份带着泥土味的调研报告,如今迎来了收官时刻。
精心培育:从研讨到实战的全面赋能
“要积极引导年轻干部深度参与‘十五五’规划编制,让青春力量在全区发展大局中发光发热。”相山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针对年轻干部参与经济工作频次不足、调研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相山区创新打造“研讨+培训+面试”一体化培养机制,精准破解成长短板。
专题研讨会上,年轻干部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聚焦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引导干部立足岗位、深剖问题、提出实策。
培训课堂上,省工程咨询研究院专家马萧萧的分析一针见血:“‘十五五’时期,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相山区必须找准自己的赛道。”专题培训实现全区160名35岁及以下科级干部与30岁及以下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全覆盖,助力年轻干部拓宽视野、把握趋势。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上,来自相山区委办公室的张宇脱颖而出:“我认为应该聚焦产业转型升级,这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机遇……”他凭借清晰的分析、流畅的表达当选调研组组长。最终,全区共有35名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在此次面试活动中获得通报表扬。
深度调研:在一线问计中精准破题
定题过程中,各小组聚焦省委47个“创新之问”,明确研究方向。相山区委组织部结合区情统筹优化选题,并为各组配备导师全程指导,确保调研不偏航、不绕远。
调研过程中,16个调研小组奔赴产业、基层一线。“我们组走访、咨询了10多家企业。”第十六调研组组长王旻说,“在相山经济开发区,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直言:‘人才留不住是我们最大的痛点。’这句话让我们深受触动。”
撰写过程中,各小组运用“岗位三问”研讨法,以“职责定位、痛点堵点、破题之策”为主线进行梳理,精准厘清问题、提出对策,最终形成18篇紧密结合区情的调研报告,将研究成果系统固化,为区域发展注入实策动能。
精彩呈现:思想碰撞展示青春风采
评审会现场,匿名初审晋级的16篇报告迎来终极考验。
“推动渠沟镇与相山经济开发区产业链协同发展,是相山区在‘十五五’期间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选择……”第五调研小组精准把脉镇区产业“各自为战”的现状,提出了共建原料基地、共绘产业图谱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构建“渠沟种植、开发区加工、品牌共创、价值共享”的融合发展新格局描绘了清晰可行的实施路径。
各小组立足全区发展大局,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内容翔实、覆盖面广:既有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的路径探索,也有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谋划,还有对创新“双招双引”模式、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等关键环节的破题研究。年轻干部们轮番登台、从容应答,在思想碰撞与专业交锋中展现扎实功底与青春锐气。
相山区委、区政府7位领导担任此次评审会评委,他们认真聆听着每个汇报,“这些年轻干部的视角很新颖,提出的‘金点子’确实会让人眼前一亮。”相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永刚结合各组的调研内容,在报告的逻辑闭环与对策落地性上给予务实指导,为成果的深化厘清了一条“金线”。
经过激烈角逐,6篇报告分获一二三等奖。
成果转化:从“金点子”到“硬招数”
“这次调研让我真正理解了区情,也增强了我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能力……”获奖干部李舒颖感慨,“我们提出的建议能被相关部门肯定,特别有成就感。”
相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协同有关单位做好成果跟踪与运用,结合部门职能与发展实际,对调研中形成的具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的“金点子”,进行深入研究、有效吸纳,努力将其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相山高质量发展的“硬招数”。
活动结束后,年轻干部们仍聚在一起热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评审会不仅搭建了展示才华、交流互鉴的平台,更有效激发了参与全区发展规划的热情与主动性。正如年轻干部胡恩民所说:“我们愿意为相山的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邹晨光)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