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里解决问题这么快,在灵璧县综治中心办事这么便利、快捷!”拿到7000多元欠薪款后的张先生激动地说。张先生和他的11位同乡在灵城某楼盘项目工地做泥工,工程结束后,还有部分工钱没有结清,多次讨薪无果。7月1日,张先生一行人带着务工合同等材料到灵璧县综治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反映,面对欠薪难题,综治中心第一时间安排法律援助律师梳理证据,联动人社、住建、信访等入驻部门人员进行协商处理,电话联系项目施工方,经过多次耐心的释法明理,最终达成调解意见。7月4日,项目施工方人员带着现金到县综治中心调解室,据实兑付了拖欠张先生及其同乡的6万多元工钱。
自2025年5月19日实战化运行以来,灵璧县综治中心已接待群众142批次,受理办结各类矛盾纠纷事项33件次,提供法律援助3起,法律咨询76件次。如今,在灵璧县,群众遇到矛盾纠纷不再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了,真正把为民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2024年11月,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央11部门联合出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就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灵璧县实施三大举措,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
规范平台建设,筑牢矛调主阵地
灵璧县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要求,秉持“因地制宜,便利群众”原则,按“五个规范化”逐步推进县级综治中心建设。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对原“灵璧县信访接待中心”办公区域进行升级改造。合理设置综合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法律服务区、信访接待区、指挥调度区、心理服务区等6个核心功能区,设立16个开放式服务窗口,同时打造婚姻家庭调解室、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党员拉呱小屋”、法学会服务站等N个特色功能室。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信赖的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整合资源联动,构筑权益保障厅
灵璧县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融入年度重点工作,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县综治中心办公场所改造提升。构建起坚实的组织保障体系,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主任,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全面统筹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在力量整合上,实施“常驻+轮驻+随驻”模式,确定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信访局、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征收办等单位常驻,教体局、自然资源局、妇联等单位轮驻,其他职能部门随叫随驻。婚姻家庭、消费纠纷、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劳动人事争议等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资源整体入驻,随叫随到,开展调解工作。
完善机制运行,打造纠纷终结地
灵璧县将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社会工作深度融合,把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通过完善研判预警、统筹调度、督办问责等机制,规范统一受理登记、分类流转等工作流程。县综治中心重点对入驻部门办理程序、化解结果跟踪督办,初步实现了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依法推进。此外,该县配套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化平台,实现县、镇、村三级信息资源共享,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努力将综治中心打造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结地”。
下一步,灵璧县将不断健全综治中心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综治中心+综治信息系统+网格化”的工作体系,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难”的基层治理“一站式”服务枢纽,推动“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和群众的自觉选择,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灵璧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