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每日一快报 > 正文

砀山县李庄镇:小书屋激活大治理,探索“思政+”文化新模式

时间:2025-09-18 11:23:23

  农家书屋里,村民共读红色经典;田间地头间,理论融入生产实践,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创新推行“书屋+思政”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形式创新、服务升级,让农家书屋成为思想引领的新阵地、文化传承的新载体、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资源整合,从“单一功能”到“多元融合”。李庄镇打破传统公共文化场所分散化格局,统筹整合镇综合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实现“一室多用、动静分区”。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将思政教育、文化传承与便民服务有机融合,打造集思想引领、文化滋养、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空间。目前,全镇已建成“标准化农家书屋”11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过去农家书屋功能单一,现在成了集阅读学习、理论宣讲、技术培训、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李庄镇文化站站长深有感触地说。

  形式创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李庄镇创新设计“书屋研学+田野实践”双轨模式,让思政教育从“纸面”走向“地面”。组建由镇村干部、乡村模范、产业达人构成的“思政导师团”,聚焦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特色经济三大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依托“多肉小院”“蓝印花布工作室”等田间课堂,将思政学习与庭院经济、非遗传承相结合,既长了知识,又学了技术,还能带动群众增收。依托银杏林、新风亭等场地,开设“微党课”,邀请老党员用乡音俚语讲述党史,文艺骨干创编《“扫黄打非”三句半》《移风易俗快板书》等节目,让理论宣讲“带着泥土味、飘着文化香”。

  服务升级,从“普遍供给”到“精准配送”。李庄镇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精准配置”资源服务。针对老年人,配备大字版读物、老花镜,常态化举办“银发读书会”;针对青少年,开设“七彩课堂”,联合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伴读”活动。进一步拓展“阅读+”服务模式,丰富农家书屋藏书类别,增设专题阅读书架,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满足多元群体阅读需求。结合传统节日,精心组织开展“翰墨送福”写春联、“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灯谜会等活动,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现在书屋成了我们最爱来的地方,不仅书多,活动也多,老人孩子各得其乐。”村民李大爷说。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书屋+思政”的创新模式,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把农家书屋打造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加油站”,让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产生活,文明新风吹遍乡野田间。(刘馨)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