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梨都”安徽省砀山县,有一位英雄母亲用她深沉而坚韧的爱,谱写了一曲跨越山海、感人至深的拥军篇章。她是一名烈士的母亲——张翠英。自儿子壮烈牺牲后,张妈妈将对独子的无尽思念,化作了对人民军队、对儿子战友们博大而细腻的母爱,她用家乡的特产酥梨和质朴的情怀,为孩子的战友们筑起了一道温暖的情感港湾。
英雄抉择,碧海忠魂。时间回溯到2024年4月,张妈妈的儿子在南海执行训练任务,突发重大险情,为挽救重要装备不幸遇难,将年轻的生命永远融入了祖国的万里海空。他那披肝沥胆书写忠诚,义无反顾的抉择,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忠诚的最铿锵诠释。
母爱延绵,梨都寄情。“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至痛,但张妈妈却展现出惊人的坚韧。她没有让悲伤淹没自己,而是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对儿子的爱——她把儿子生前的战友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砀山的酥梨和梨膏闻名遐迩,成了她关怀孩子战友、传递感情的纽带。每逢春节、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张妈妈总会早早开始准备,将一箱箱饱含家乡味道和慈母深情的砀山酥梨、润肺滋养的梨膏,精心打包,寄往遥远的军营。
这一份份来自“梨都”的包裹,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价值。它们是一位母亲对“兵儿子”们最朴素的关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最温暖的注脚。张妈妈常说,这些奋战在国防一线的年轻人,都是国家的宝贝,也是她心头永远的牵挂。她以这种最真诚的方式,不仅寄托了对儿子的思念,更传递了梨都人民对人民军队的鱼水深情。
真情互动,告慰英灵。这份质朴而深沉的母爱,深深温暖了儿子的战友们。战友们也将张妈妈视为自己的亲人,经常互动,通过电话和视频与她分享部队的成长与故事,战友们学习、疗养时,也都真诚邀请他们夫妻到所在地游玩散心,不让感情缺位。最令人动容的是,在不久前的某次重大任务中,战友们特意带着烈士生前的照片一同“出征”,让他以另一种方式“参与”了集体的荣光。任务结束后,两位战友专程将获得的珍贵纪念章送到了烈士父母手中,与他们共同分享这份荣誉。
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是对英灵最深切的告慰,更是军民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见证。它让张翠英夫妇真切地感到,儿子从未远去,他已化作苍穹中最亮的那颗星,依旧在战友们的行列里,守护着他挚爱的蓝天碧海。这份跨越生死的战友情与母子情,给予了烈士父母巨大的心灵支撑和慰藉。
张翠英用她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母爱无疆,拥军情深”的崇高内涵。她是一位失去爱子的母亲,更是一位拥有众多“兵儿子”的伟大母亲。她的故事,是砀山县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生动体现,也必将化作激励广大官兵奋飞远航、卫我海天的强大力量。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母爱无疆,情暖海天!(张建军)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