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每日一快报 > 正文

灵璧县朱集镇:鏖战风雨抢农时 力保颗粒减损失

时间:2025-10-09 18:07:58

  连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为今年秋收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严峻的天气挑战,灵璧县朱集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群众,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与天争时,打响了一场与雨水赛跑的秋粮“抢收战”,力争将降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天公不作美,抢收形势紧迫。往年的这个时候,朱集镇的田野里应是机声隆隆、一片欢腾。然而今年,连绵的秋雨让成熟的玉米和大豆地变得泥泞不堪,部分低洼田块出现了积水,传统的轮式收割机寸步难行,根本无法下地作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朱集村村民张明望着地里水涝严重的田块,眉头紧锁,“眼看玉米棒子泡在水里,再不收上来,就要发芽霉变了。今年产量肯定受影响,现在能多抢收一亩是一亩!”

  据镇农业部门初步预估,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已对秋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减产。但比减产更紧迫的,是已成熟的粮食收不上来的风险——若不及时抢收,到手的粮食也可能烂在地里。“铁牛”显神通,履带式收割机成主力。面对泥泞的田地,常规农业机械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一种特殊的“铁牛”——履带式收割机成了抢收战场上的“王牌”与主力。

  在岳巷村的豆田里,一台装有宽大履带的收割机正稳稳地行驶在泥水中。与轮式收割机不同,履带式收割机接地压力小,不易下陷,能够在湿软的土地上自如作业。只见它“蹚”过积水,将倒伏的豆秧“吞”入,再将金黄的豆粒“吐”进随行的运输车内。“多亏了镇里统一调来的这些‘大家伙’!要不是它们,我这几百亩豆子可真就没办法了。”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岳师傅一边操作机器一边感慨,“我们现在是‘人歇机不歇’,日夜连轴干,就盼着能在下一个雨隙多抢收几亩。”

  干群齐上阵,多措并举减损失。为应对此次罕见的秋收困局,朱集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体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全力以赴保障抢收工作。镇政府成立农机调度中心,紧急从周边地区协调、租赁了数十台履带式收割机,根据各村灾情和作物成熟度,进行科学分配,确保每一台高效机械都用在“刀刃上”。开辟烘干渠道,收割上来的湿粮如何干燥成为新难题。镇政府紧急联系县内及周边粮食烘干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烘干抢收粮,同时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利用仓库、厂房等进行通风摊晾,想尽一切办法防止粮食霉变;

  保险及时理赔,镇农技站协同保险机构,第一时间深入受灾田块进行勘查定损,启动农业保险理赔程序,力求尽快将赔付款送到受灾农户手中,为他们恢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风雨之中,党徽和红马甲成为田间地头最温暖的色彩。镇村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抢收、运输,在泥泞中传递着信心与力量。风雨虽冷,但抢收的热情不减;产量虽减,但保粮的决心不移。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朱集镇广大干群用汗水与智慧,在泥泞的田野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目前,抢收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每一颗被抢收回家的粮食,都是对辛勤劳作一年最好的告慰。(曹永成)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