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每日一快报 > 正文

砀山县李庄镇:群众活动多元化 文化乐民润民心

时间:2025-10-21 12:13:31

  金秋十月,砀山县李庄镇以文化为笔、民心为纸,通过举办“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演出、广场舞汇演、秋季“村晚”专场、“曲艺下午茶”等文化活动,点燃了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让文明新风如细雨浸润民心,以文化之力筑牢乡村文明之魂,书写了“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共治共享新篇章,绘就一幅多元群众活动的鲜活画卷。

  “双节”同庆聚民心 文明新风共欢歌

  国庆节前夕,李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联合举办“我们的节日·庆国庆·迎中秋”文化活动,唢呐合奏、川剧变脸、豫剧演唱、葫芦丝演奏、广场舞、武术表演、歌曲、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奏响了时代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和谐乐章。

image.png

  演出将传统艺术精髓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融为一体,呈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国家级非遗项目砀山唢呐合奏《庆丰收》,腔调高亢嘹亮,洋溢着乡土气息。韵味悠长的豫剧《打金枝》选段,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小品《赶毛驴》《卖烧鸡》以诙谐幽默的乡土语言,描绘出农村日常生活的幸福图景,引发观众的阵阵欢笑与共鸣。舞蹈《走进砀山新农村》《山笑水笑人欢笑》,展现乡村建设的崭新面貌与群众的幸福生活。歌曲《锦绣前程》《祖国万岁》,以激昂的旋律和真挚的演唱,唱出了农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该镇举办“庆国庆·迎中秋”文艺演出,用艺术的语言呈现家国与乡土共鸣,抒发群众真挚的爱国之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激励全镇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靓丽秋光映舞影 乡村和韵展欢颜

  10月8日上午,2025年李庄镇广场舞汇演在李园新村大舞台拉开帷幕,来自全镇的10余支舞蹈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表演,为酥梨丰收的金秋时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image.png

  李庄镇李园新村舞蹈队手持红色绸扇,以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率先登场。队员们身着统一服饰,在秋日的映照下,动作整齐优美,笑容灿烂动人,瞬间点燃了全场气氛。朱店社区舞蹈队带来的《美丽中国》,巧妙融合传统秧歌的韵味与现代健身舞步的活力,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汪阁村舞蹈队的表演独具地方特色,队员们手执梨花团扇,舞步轻盈曼妙,生动展现了砀山酥梨丰收的喜悦场景。舞蹈《歌唱祖国》旋律响起,表演者精神抖擞,动作铿锵有力,用热情的舞步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把全场气氛推向高潮。广场四周,观众或坐或立,不时为精彩表演报以热烈掌声,不少观众还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时刻。

  这场充满欢乐的广场舞盛会,不仅展现了李庄镇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更展现了新时代乡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秋季“村晚”庆丰收 点亮文化新夜景

  灯火璀璨,掌声如潮。10月8日晚,“丰收季·幸福年”李庄镇秋季“村晚”专场在李园新村文化广场热闹上演。传统戏曲与现代歌舞交织,民间艺术与乡土热情碰撞,为村民群众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展现出新时代乡村文化的蓬勃生机。

image.png

  一阵激昂的锣鼓声中拉开了秋季“村晚”的帷幕,舞狮表演率先登场,灵动威武的“雄狮”时而腾跃、时而嬉戏,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经典豫剧《朝阳沟》《花木兰》选段轮番上演,演员们韵味醇厚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让戏迷们过足了戏瘾,不少老年人沉醉其中,跟着轻声哼唱。轻盈柔美的扇子舞《在希望的田野上》以翩跹舞步描绘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画卷。

  整场演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贴近生活,既有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又不乏现代元素的创新表达,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没想到在家门口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李园新村村民王大爷笑着说,“这些节目都是我们爱看的,尤其是豫剧和舞狮,特别有味道!”

  乡村“曲艺下午茶” 喝出文明新风尚

  每逢午后,李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便格外热闹。村民们端着自家的大茶杯,拎着小马扎,不约而同地聚拢过来。大家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快板、大鼓、琴书、地方小戏等充满乡音乡情的曲艺节目。在袅袅的茶香与铿锵的曲韵中,充满烟火气的“曲艺下午茶”,成为李庄人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

  茶香情浓,邻里守望。熟悉的旋律一响,便勾住了村民的脚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就成了村民放松身心、交流情感的“文化客厅”。这里的演员是邻里,故事是身边事,在诙谐幽默的表演中,“零彩礼”不再是冰冷的政策,而成了一段值得骄傲的佳话。每一次鼓点的敲击,每一段唱词的流转,都为乡村文明注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村民们在熟悉的乡音中回味亲情、体味孝道,也在笑声里摒弃陋习、涵养新风。

  李庄镇“曲艺下午茶”巧妙注入移风易俗新内容,演绎了移风易俗的“生动教材”。群众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弦索叮咚与茶香氤氲中,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野乡间,最终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价值认同与行动自觉。

  下一步,李庄镇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乡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惠民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李艳龙 刘馨 杨淑娟)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