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期,砀山县朱楼镇聚焦人才培养,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与各级各类专题培训,涵盖非公党建、团干部、妇女干部、宣传业务、村书记(赴安吉县异地学习)、高素质农民、党员教育等多个领域,累计参训达500余人次。这一系列培训活动,以“训”为抓手,着力强化思想认识、提升业务水平、赋能乡村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强化思想认识,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朱楼镇把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认识作为各类培训的首要任务。通过系统学习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党员和农民骨干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非公党建培训、党员教育培训等,着重提升了参训人员的政治素养与大局意识,使其自觉将个人发展与乡村建设紧密相连;村书记赴安吉县的异地培训,通过实地感受先进地区的发展理念与巨大成就,有效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对标先进、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这些培训从思想源头入手,帮助学员摆脱旧有观念束缚,树立新发展理念,增强了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了乡村发展的正确方向。
提高业务水平,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涉及领域广、专业要求高,必须依靠一支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朱楼镇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开展精准化、差异化的业务能力培训。宣传工作培训着力提升学员的舆论引导与乡村文化挖掘能力;团干部、妇女干部培训则聚焦于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动员和服务特定群体,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与发展的积极性;高素质农民培训紧扣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电商营销等实用技能,致力于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安吉之行带来的不仅是思想冲击,更包含了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具体经验与实操方法,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可借鉴的“工具箱”。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滴灌”式的业务培训,有效补齐了各类人才的能力短板,全面提升了其履职尽责、服务乡村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促进学用结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培训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推动实际工作,促进乡村发展。朱楼镇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运用,鼓励学员将所学所思所悟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大胆探索实践。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学员,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新认识,纷纷表示将尝试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经过党建工作培训的干部,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质量,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汲取了安吉经验的村书记,回村后积极向村党员干部分享学习心得,谋划本村发展规划,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迈出新步伐。这些培训犹如播撒下的“种子”,正在朱楼镇的田野乡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环境改善与文化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能。
下一步,朱楼镇将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促进,不断完善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努力锻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奠定坚实根基。(龚顺利)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