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璧县关工委广泛凝聚和动员“五老”人员,组成“五老”调解团、“银发智囊团”、志愿服务队,开展为民帮困、助民解忧活动,为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注入“银发动能”,筑牢乡村和谐稳定基石。
“五老调解团”化解矛盾。针对乡村振兴中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等矛盾,组建“五老调解团”,发挥五老“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渔沟镇磬云“五老”调解团成立以来,有序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成功调解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案件40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游集镇设立“流动调解工作室”,化解进京访、进省访案件2起,相关做法入选宿州市“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银发智囊团”参与决策。邀请“五老”参与乡村规划、产业发展等重大事项协商,灵城镇关工委组织老党员、老村干围绕“小田并大田”工作建言献策,推动全镇连片整理土地8000余亩;下楼镇“五老”提出“玉米绿色栽培技术推广”建议,被纳入全镇农业发展规划,带动亩均效益提升20%。
“志愿服务队”守护平安。县及镇关工委积极协调工青妇等部门,联合举办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托”起的是责任,“管”起的是平安。禅堂镇关工委联合镇团委组织托管班学生到桃花岛研学基地,在自然景观中感受生态之美;到特色企业匠米辣有限公司参观,直观了解家乡特色产品制作流程,让同学们在“学”与“行”中收获成长。同时,组织“五老”参与农村交通安全劝导、防溺水宣传、环境整治等工作。渔沟镇退休老干部程共灵编写《渔沟烈士事迹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游集镇“五老”志愿者定期巡查校园周边安全,排查隐患30余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马东义)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