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每日一快报 > 正文

埇桥区:织密“三资”“监督网” 守好集体“钱袋子”

时间:2025-10-24 13:29:06

  “现在村里有多少家底、都花在哪了,通过‘监督一点通’和公开栏都看得明明白白。”宿州市埇桥区纪委监委深入一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整改情况“回头看”时,蕲县镇忠陈村村民满意地说。

  埇桥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将监督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关键环节,创新监督方式,靶向发力、系统施治,推动“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为护航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将“三资”监管列为政治监督、日常监督重要内容。聚焦“三资”管理中的廉洁风险点,制定年度监督重点清单,常态化围绕合同管理、公开公示、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紧盯“关键少数”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等人员履职用权情况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形成问题分类处置、部门协同推进工作闭环,确保各类问题整改到位、见底清零,严防基层“微腐败”。

  织密监督网络,强化“室组区地”联动,整合纪检监察力量,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监督合力。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机制。对信访举报集中、问题多发的村(社区)采取“巡镇带村”、巡察“回头看”等方式深挖细查。用好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提升监督穿透力和精准度。对集体经济规模大、资源丰富、信访反映集中的重点村(社区),探索实施提级监督,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深度“体检”,直查快办相关问题线索,有效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坚持“常抓”与“长治”相结合,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一体推进。深入分析制度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管空白点,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48份,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规范操作流程,扎紧制度笼子。对“三资”管理混乱、问题频发的地方和单位,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以精准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农村集体‘三资’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聚焦监督重点,深化标本兼治,以精准有力监督执纪问责,保障集体“家产”姓“公”为“民”,为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擦亮清廉底色。(王淑君)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