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速报 > 正文

郊区:再生稻田里的抢收冲刺

时间:2025-08-07 16:30:44

  8月5日,陈瑶湖镇花园村凌家花园家庭农场的再生稻田间暑气蒸腾。受今年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种植大户凌大玉和村民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忙着疏通沟渠,争分夺秒开展生产自救,全力减少灾害损失。

  与土地打了34年交道的凌大玉,2014年创办家庭农场时,凭着一股韧劲儿,把零散地块连成一片,如今已扩展到500多亩规模。他先后获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铜陵好人”,是当地种粮人眼里的标杆。可今年,这位“老把式”却遇上了难题。

  “今年种的七八十亩再生稻倒了一大片,再不抢收,第二季就彻底泡汤了。”凌大玉直起弯了许久的腰,额头上汗珠顺着脸颊滚进衣领,望着眼前大片伏在水里的稻穗,声音里满是焦急。

  “去年再生稻一亩地能挣1000多元,今年就不容乐观了。”他叹了口气,掰着手指头算难处,大片稻子“躺”在田里,不仅收割费劲,更直接影响第二季再生稻抽芽。

  为不误农时,郊区相关部门早已掌握实际情况,正全力协助种植户协调收割机、组织志愿者参与抢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手把手指导排水防涝及倒伏稻株处理技术,切实帮农户降低损失。

  “得利用好晴天,明天就开始收割。”凌大玉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劲儿,他心里清楚,眼下多抢回一把稻子,就是给下一季丰收多攒一分底气。(通讯员 陈磊)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