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迎“七夕”,文明新风润心田。8月29日上午,郊区“城乡家宴堂”内暖意融融,由区委宣传部主办,区委社工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团郊区区委、区市场局联合承办的“家宴堂里吹新风 文明实践我行动”——“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分享故事会在此温情启幕,用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为传统佳节注入新内涵。
活动在一首浪漫的《致橡树》朗诵中开启篇章,穿插七夕歌曲演唱、观看电视专题片等精彩环节。
居民宋英明和汪武兵代表各自家庭分享了他们的“零彩礼”故事。他们用朴实真挚的话语,让“重情轻物”的婚恋观念深入人心。来自大通镇永平村的居民童金清下个月就要举办婚礼了,他和爱人一致表示不能用彩礼衡量婚姻是否幸福。“用相互理解代替物质攀比,日子反而能过得更踏实。”童金清说道。
在“知识竞答”环节中,主持人抛出七夕习俗、文明婚俗等相关问题,观众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在趣味互动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与文明新风的认知。
随后,区市监局、国寿财险及各乡镇办、经开区代表共同签约“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为农村集体聚餐筑牢“安全屏障”。“村里不少乡亲有红白事办宴席的需求,过去找酒店,现在都找乡厨,借着和乡亲打交道的机会,劝大家别搞那些没必要的陈规旧俗。”灰河乡东风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陶文文表示:“党组织就是搭好这个‘流动家宴堂’的台子,支持乡厨当‘新风顾问’,靠他们的影响力,把节俭、文明的风气,通过一场场宴席,传到每家每户。”
近年来,郊区积极探索出城区酒店型、近郊村落型、偏远乡村流动型“三型”家宴堂并立的创新路径,共同推动婚丧习俗向简约、文明、情感化转型。“自推广以来,郊区红白喜事平均开支下降25%,宴席浪费现象减少40%,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化‘三型’家宴堂模式,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倡导‘三减三倡’,全面遏制铺张浪费、培育文明新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任俊如表示。(通讯员 汪远)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