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官区西湖镇长龙村,范家湾烈士墓庄严肃穆。这里长眠着为掩护战友突围、英勇跳入湍急河流而牺牲的28位新四军烈士。土生土长的长龙村人、村关工委主任李长玉,20多年默默守护着这座烈士墓,收集史料、宣讲事迹,让这段血火交织的悲壮历史跨越八十二载,持续感召着前来祭扫的人们。
李长玉说:“1943年,铜陵抗日斗争极为艰苦的一年,铜陵新四军大队面对严峻的形势,将整个大队划分成4支小分队,发动群众,同日伪展开斗争……”
站在范家湾烈士墓前,李长玉的指尖拂过被烈日及雨水浸润的墓碑,蝉鸣声里,思绪清晰溯回至1943年7月16日。
1943年7月16日,铜陵新四军大队大队长巫希权率部队到梁家垄,恰巧中共铜青南县委书记张伟烈冒雨赶到梁家垄;副大队长叶为祜也率部队到梁家垄宿营,由于他们长期分散活动,难得见面,有很多工作需要研究,新的工作急需安排,他们研究工作到深夜。因为下着大雨,铜陵大队大部分同志都在梁家垄宿营。汉奸王诚斋得到这个消息,连夜跑到顺安,向特务头子崔光汉告密。李长玉说:“据罗爱民1987年来范家湾扫墓提供的信息,顺安的日伪军及特务武装有500多人,兵分三路在拂晓前包围了梁家垄。霎时间,激烈的枪声撕破了村庄的沉默,情况十分危急,巫希权果断决定,命令教导员罗爱民带领大部队掩护县委书记张伟烈从木鱼山突围。巫希权和叶为祜各率领少数战士阻击。只有西北面可以突围,却横着一条波涛汹涌的顺安河,平时水都不深,战士们可以涉水过河,而这几天天降暴雨,河水猛涨,水流湍急,涉水过河非常困难,加之,有的战士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有的战士不会游泳。”
在敌众我寡、三面受敌、背水作战等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巫希权指挥战士奋力还击,展开了顽强战斗,死死地顶住了敌人的疯狂袭击,坚守阵地,直到大部队和县委书记突围之后。李长玉说:“巫希权和叶为祜带领战士边打边撤,退到河边,无路可走,三面围攻的敌人已包围上来,巫希权向战士们高喊:“同志们,游过河去,死也不当俘虏。”他和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中。由于水急浪大,一个巨大猛浪打过来,巫希权等28位勇士被无情的河水吞没了,他们都全部壮烈牺牲。”
天亮后,敌人一撤退,地下党同志就带领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强忍悲痛,将28位烈士的遗体一一打捞上岸,就地进行了安葬。李长玉说:“为缅怀先烈,凭吊忠魂。在这里修建‘范家湾战斗烈士墓’。墓地两侧及围栏,立了二十八根石柱,四周栽下28棵翠柏,象征着28位革命先烈永远活在铜陵人民心中。”
听了范家湾战斗的故事,师范附小西湖校区学生胡宸玥表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为社会做贡献。我们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英烈事迹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铜官区西湖镇长龙村党总支书记叶亮说:“为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近年来,西湖镇筹资400多万元,对范家范烈士墓进行修缮,打造铜官区红色教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让市民群众和青少年在缅怀先烈中感恩祖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唐煜 王皓莹)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