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官区通过一系列扎实的资源配置“组合拳”,为区域推进“五育并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教育民生答卷”。
图为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做课间操。刘敏 摄
做好资源配置是推进“五育并举”的前提和保障。优质资源扩面提质。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大班额”“大校额”问题,2019年以来该区先后新建中小学9所、公办幼儿园15所,改扩建中小学25所、公办幼儿园8所。近三年来,全区教育投入达17.47亿元,占全区总投入的24.5%。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1所,其中初中11所、小学34所、幼儿园66所,共有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3865人、在校学生51677人,数量均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与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高位,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占辖区内适龄幼儿数的82.4%。
新老学校联合办学。为加快新建学校成长,破解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该区创新实施“名校+”战略,由核心校与新学校组成“1+N”联合办学体,先后有8所优质中小学与17所中小学、6所优质幼儿园与11所新建公办园实施联合办学。通过实行管理团队、师资配置、教学部署、活动安排、考核奖惩“五统一”,优质学校的“五育”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迅速向新建学校辐射,有效扩大了“五育并举”优质教育版图,让每个孩子“就近上好学”。(秦文红)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