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碧水环绕,石板院落,白墙青瓦——走进铜陵义安区叶山脚下,一幅江南画卷舒卷而出。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永泉度假区,也是一个农家子弟用二十年时光精心编织的江南梦。
“我对旅游、休闲度假和养生养老行业很熟悉,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更能够带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永泉创始人杨树根望着自己一手打造的江南园林,目光笃定。
走出大山,不忘大山
杨树根出生在皖南山村,家境贫寒,兄妹7人中只有他一人有幸上学。深知生活不易的他,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对家人、对家乡感恩的种子。
创业初期,他组织乡亲们编筐打篓,自己北上淮北、宿州等地跑市场。辛苦打拼赚到第一桶金后,杨树根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收集老建筑。
“我们国家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到处都是大拆大建。特别是像老砖、老瓦、老构建,我觉得丢弃了很可惜。”杨树根用有限的资金将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材料收集起来,“在我这个小镇的建设中巧妙运用,给了这些老建材第二次生命。”
点石成金,化废为宝
在多年的走南闯北中,杨树根打磨出了长远而独到的眼光。他预感到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多方选址后,他看中了义安区叶山脚下的一块土地——当时,那里还是一座地貌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废弃矿区。
杨树根以地形重塑、覆土复绿对矿坑进行修复,聘请乡村老木匠、泥瓦匠,用收集来的老砖小瓦、木梁门托等为材,按照他记忆里江南的样子复建起来。终于,一个极具江南特色的景区在废墟中涅槃重生。
如何长久留住游客?永泉有它的“独门秘籍”。
“我对农民农业这一块很熟悉,觉得原材料最重要。”杨树根道出了成功的关键,“我们就用老的品种、老的加工方法,然后挖掘乡村的美味,创建了永泉的味道,而且大受欢迎。”
永泉在义安区钟鸣镇多个村建起无公害粮油生产、蔬菜瓜果种植和肉禽养殖基地。收成后秉承古法制作,以生态食材、传统工艺保持本质原味。皖南农家院子里,“一户一桌一厨娘”传承农家锅灶厨艺;江南味道美食街,百余种特色小吃店萦绕起“舌尖上的乡愁”。
筑梦永泉,造福乡梓
2018年,安徽省首家村企联建的联合党委——中共永泉村企发展联合委员会成立。永泉帮助4个联建村开办了农村合作社,辐射农户1800多户,每年签订农产品销售订单2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就业人数1500多人。
如今,永泉已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胜地,年游客量三十多万人次,年营收达五千万元,先后获得长三角康养基地、安徽餐饮功勋企业、安徽省废矿区改造典范、铜陵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
面对成就,杨树根没有停下脚步。永泉不仅自行开发居家式养老项目、建设森林康养基地,还在金榔兴建起听泉农业文旅项目,致力于整合峡谷、古农耕遗址、石林等资源打造新景区。
“我们这个企业已经发展了20年,我们准备再用10年时间,打造一个国家级的康养小镇。”杨树根展望未来,“让我们未来的客户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让我们附近的村民跟着我们一起致富,让我们在义安区这片土地上,实现我们的永泉梦。”
从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到希望田野上的筑梦人,杨树根用二十年执着前行,让一座废弃矿坑绽放出江南最美的模样,也让乡村振兴的梦想照进现实。(通讯员 万伦)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