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乡创业新农人郑胜维。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通讯员 皮道琦
从勇闯海外的蔬菜外贸排头兵,到点“菜”成金的深加工领航者,有着“包菜大王”称号的他,让甘蓝身价涨两成,直通全球餐桌。他就是返乡创业新农人、湖北嘉红蔬菜有限公司掌舵人郑胜维。
7月20日,他投资的湖北嘉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脱水项目正式奠基。这是潘家湾镇首家专注于蔬菜深加工的现代化企业。
流水线设计图上,新鲜甘蓝经过切分、漂烫、冻干,变身高附加值脱水蔬菜。
“菜农只管种好菜,加工增值我们来做!”郑胜维说,将新建3条蔬菜深加工生产线,配备10余台(套)自动化设备,建成后可年加工蔬菜5万吨,预计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计划今年12月投产。
这位1989年出生的“农二代”,既有父辈扎根土地的韧性,更有着新农人开阔的视野。
在青岛上大学期间,他一边上学一边打理家里蔬菜出口日韩的业务,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外贸客户群体,为日后的返乡创业打下了基础。
父母是潘家湾镇资深的蔬菜经纪人,盼着他跳出“农门”在城市安家立业。然而,2018年,29岁的郑胜维却带着满腹“生意经”和对现代农业的憧憬,做出了一个让父母揪心又最终自豪的决定:放弃城里的安稳,重返故乡的田野。
“我是‘农二代’,但不想只走父辈的老路。”郑胜维说。他成立嘉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后,很快展现出新农人的闯劲。他不满足于本地“马路市场”的讨价还价,而是精准对接大厂需求,硬是把嘉鱼甘蓝送进了三全、思念等知名食品企业的馅料车间。在品质要求近乎苛刻的情况下,他却做到了稳定供应。
同时,他深谙渠道为王的道理,依托大学期间打下的基础,频繁奔波于青岛港口,硬是把“嘉鱼蔬菜”的招牌挂上了日韩、东南亚的超市货架。为了掌握更大的市场话语权,他还在广州、佛山等农贸市场设立自营档口,每天固定发出200吨新鲜蔬菜。
短短几年,郑胜维的创业之路慢慢步入正轨,他也成为嘉鱼千余名蔬菜经纪人中的佼佼者。
如今,嘉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升级为湖北嘉红蔬菜有限公司,坐拥3000多亩自营基地,订单种植5000多亩,意向收购面积超2万亩。冷库车满载着标准化生产的甘蓝、白菜,驶向北京、上海、广东。
202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处于嘉鱼县包菜行业第一方阵。
坐上“包菜大王”位置,郑胜维的危机感从未消失。“行情波动像过山车,好年景大家笑呵呵,一旦菜价跳水,受伤最深的是辛辛苦苦的乡亲。”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高端超市货架上,看到一小盒几十元、标注着“冻干蔬菜丁”的产品,配料表里赫然写着甘蓝。
他心头一震:“同样的嘉鱼甘蓝,换个形态,身价就能翻几番甚至十几番!我们守着这么好的资源,不能永远只卖大路货,赚最辛苦的钱。”郑胜维思考的是如何让地里长出的菜身价倍增。
这个念头,点燃了他二次创业的激情。于是,便有了湖北嘉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诞生。
郑胜维指着崭新的规划图,眼中闪着光:“25斤鲜菜最终浓缩成1斤脱水蔬菜,重量轻了,价值却飙升了。”这意味着,地里的甘蓝,不仅销路更稳,每斤的含金量也实实在在提升20%以上。
“让嘉鱼蔬菜,不再只是论斤卖,更要论‘值’卖!”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不只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更要让家乡农产品赋能,推动产业升级,走向更大的市场。
(责任编辑:高原)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