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7月29日讯(记者 高原)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9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
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表示,农产品消费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民生,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是稳定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江文胜介绍,《方案》共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秉持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顺应消费新趋势、新特点,从变化中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
紧扣消费趋势,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升级
从消费趋势看,农产品消费的品质化、个性化日益凸显,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以及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需求快速增长。《方案》针对这些趋势提出了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的举措,重点在提升“三品一标”水平、推进品质评价和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方面发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同时,鼓励开发方便营养健康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对便捷性的要求。《方案》还专章部署强化品牌引领工作,以增强消费信心。
优化消费结构,聚焦健康饮食与合理膳食
从消费结构看,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合理膳食。然而,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大豆及豆制品、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这意味着这些产品的消费提升空间巨大。《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强化健康消费宣传引导,特别针对学生、老人等特定人群作出部署。
创新消费场景,提升体验感与互动性
从消费场景看,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品质与安全,还关注社交属性、精神文化等需求,消费场景也因此更加注重体验感、互动性。《方案》提出,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活动和“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活跃城乡消费市场。《方案》还提出,深化游购一体,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丰富多元消费场景。
强化消费保障,提升流通质效与产销协作
农产品流通水平直接影响消费品质,从消费保障来看,现在人们更加注重流通质效、产销协作。如果冷链和配送跟不上,就会限制生鲜农产品消费。《方案》提出,在产地,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流通网络,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在销地,支持菜市场、生鲜超市等标准化改造,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同时,《方案》还提出创新省际产销衔接合作,开展产销对接帮扶,形成开放共享、高效协同的产销生态,为促进农产品消费提供有力保障。
江文胜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切实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举措,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形成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强大合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梁木)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