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交流学习以及多方论证、试点经营的基础上,我们把乡村旅游定位为主导产业,推动实现‘强村富民’目标。”近日,铜仁市江口县德旺乡坝梅村驻村第一书记龙爱江介绍。
3年前,在江口县委宣传部工作的龙爱江主动申请驻村,来到了耕地破碎化程度高、坡度大的坝梅村。面对“天生不足”的产业发展条件,龙爱江与村支两委深入调研,探索产业发展路径。3年的真蹲实驻,龙爱江总结出一套“助村”良法:“驻村工作要真正融入,服务群众要用心用情,落实惠民政策要不折不扣。”
产业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龙爱江在坝梅村推进农村经纪人联农带农助农试点,把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村民培育成农村经纪人,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产销对接、带农增收中发挥积极作用。
烂塘组的尹熊飞是坝梅村的农村经纪人之一。他不仅利用闲置土地种植辣椒,还带动多户村民一同种植,并且帮助其他村民销售农产品。
“农村经纪人通过劳务互换、信息共享、技术互助、产销互动方式,切实解决了农业发展中‘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等难题,有效推动了全村产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龙爱江说,目前该村已培育农村经纪人5人,成为全村产业发展和产销对接的骨干力量。
“发动群众参与产业,才能真正促进他们增收。”坝梅村驻村第一书记龙爱江认为,尤其要发动脱贫户、监测户等低收入群体参与产业发展,才能让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固若金汤。
53岁的脱贫户代传文两年前返乡养殖肉牛时,面临资金和门路的双重困境。龙爱江主动帮助其申请贷款、办理手续、全程跟踪服务。如今,代传文的肉牛养殖产业已步入正轨,收入稳定。
今年,坝梅村计划依托当地生态优势,探索发展淫羊藿种植产业。
作为一种颇具药用价值的中药材,淫羊藿在江口县其他乡镇已有成功实践,亩产值可观。然而,动员之初并非一帆风顺。曾是监测户的王天智就担忧:“要是以后卖不出去,白费工夫不说,还折腾人。”
为了打消顾虑,龙爱江前后十次前往王天智的家,耐心讲解扶持政策、订单销售模式和产业保险,并组织村民到其他乡镇实地参观。最终,王天智等8户村民决定尝试种植。“十顾茅庐”的坚持,为村民拓宽了增收之路。
今年6月,龙爱江荣获“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他说:“这份荣誉属于坝梅村集体。”
如今,已驻村3年的龙爱江,决定在坝梅村“继续驻下去”。对于未来,他目标清晰:“接下来重点抓两件事:一是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进一步弘扬文明新风;二是协助村支两委抓好淫羊藿等林下产业,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高原)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