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日讯 > 列表

万泉河畔产业兴 五指山下日子甜

□新华社记者 刘邓 余俊杰如果说蓝色和绿色是海南岛的亮丽外衣,那红色,才是海南岛最鲜明的底色。琼崖革命曾创造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58

专家下地指导 农户抢种止损

□本报记者 薄金凤7月21日上午,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塔尔湖镇继光村刚收割完的麦茬地里,村民李兴旺紧盯着农技专家马博手中的菜苗。“李大哥,白菜苗定植行距80厘米,株距40-50厘米最合适。移栽后要加强[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49

留坝:乡村美起来 产业兴起来

7月15日,游客在留坝县江口镇梭椤村的向日葵花海打卡拍照。本报通讯员 陈耀芊文/图“这里的乡村很美,来了就不想走。”7月15日,西安游客张先生第三次到访留坝。每一次,他都会收获不同的惊喜。近年来,留[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46

和顺县土岭村千亩玉米示范田:“肥喂到叶尖尖,脚都不沾泥”

7月15日清晨,和顺县青城镇土岭村的千亩玉米示范田上空,一架银灰色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由远及近,宛如灵巧的雨燕,在翠绿的玉米梢头勾勒出一幅科技助农的生动图景。眼下正值玉米生长的大喇叭口关键期。连日来,[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41

黄土塬上“吨半粮”

“2025年,唐兴镇小麦示范基地高产攻关田收获面积4.08亩,鲜重3250公斤,测产结果折合亩产818.69公斤。”这一数字,让翼城县获得全省小麦单产最好成绩,实现山西省冬小麦单产五连冠。近年来,该[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31

和美乡村 拔节生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城霖 陈秋吉2024看成果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5%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行动已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筑粮仓[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21

这里的蓝莓“身价”倍增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小清 乐山观察 冷润雨“已被订走了20万斤!”何启全预计,今年蓝莓将有大收获。何启全是乐山市金口河兴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公司团队在平均海拔1800米的山坡上种了35[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11

上午绣刺绣 下午秀生活

凉山州在31个大型安置区建成38个配套产业园区、13个帮扶车间,培育22个新型经营主体2021年来,凉山州年均务工就业超10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5万个;“彝家绣娘”等品牌带动3000余名搬迁妇女[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05

村民吃上“旅游饭” 鼓起增收“钱袋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勤华凉山观察 李思行“现在的悬崖村,修起了酒店、民宿,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路子,不少村民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这些都离不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7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7:00

高原梯田里,油菜“芯片”生长旺

夏繁基地一角。蒋文武摄 科研人员指导孔龙村村民按标准进行田间管理。 严易程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攀 7月中旬,川西高原上的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油菜花才开始渐次开放。利用海拔高差形成[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6:50

夏粮稳产筑根基 秋粮向好显活力

2025年夏粮生产克服局部地区较重旱情等不利影响,实现了稳产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位列历史第二高产年份。丰收来之不易,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夏粮稳产丰[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6:41

“学院派”进村!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近日,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出征仪式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江苏师范大学举行,全国948所高校的2000支团队、21000余名师生志愿者参加,实践活动覆盖全国[详细]

日期:2025-07-25 19:16:36

让更多特色成果落地结果

“十四五”以来,陕西省发挥科教资源富集等优势,因地制宜,链群同构,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相协调,迈出了坚实步伐。但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对群众增收牵引支撑作用还不够等短板依然突出。未来[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7:28

“保姆式”农业服务助增收

“只要手机下单,化肥、地膜等农资就能送到田间地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汪家墩村村民王松山一边在手机上的“倪家营农业智慧交易平台”买化肥一边感叹,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农资服务,省时又省力。在农业转[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7:25

洛川苹果不再看天吃饭

从1985年种下第一棵苹果树算起,我已经和苹果打了40年交道,最大的变化就是看待苹果的眼光变了。尤其这5年,从砍树改种到带领乡亲致富,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管园,洛川苹果提质增效走上了快车道。说到提质增效[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7:16

陕西聚链成群织密致富网

“十四五”以来,陕西省立足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链长制”为抓手,创新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链群同构,梯次培育。2024年,陕西8条省级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480亿元,同比增长5.8%;9[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7:13

强化粮食全链条监测预警

依靠卫星遥感定期评估耕地质量、运用AI技术识别病虫害、构建“区块链+质检”溯源体系,确保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可查……一段时间以来,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强化市场监测预警,提[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7:10

汲取榜样力量 建设农业强国

长期扎根黄淮农村,坚持科技兴农,培育优良品种,改良栽培方法,使许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牢记嘱托,善于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中央宣传部日[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7:03

脱贫稳稳的 兜底牢牢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兜住民生底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脱贫的兜底必须是固若金汤的”。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广大脱贫地区的脱贫成效巩固得怎么样[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6:55

瞧,咱村的赛事也精彩

在椰林树影间打排球,在雪域高原上打篮球……多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村字头”品牌赛事如火如荼。处处跃动的身影,汇成生机勃勃的全民健身图景。——编 者海南文昌市“村排”观众——“有人看得入迷,头盔都忘了[详细]

日期:2025-07-25 11: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