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景德镇瑶里古镇因突然设卡收门票致村民不满,村民纷纷指引游客绕行逃票,引发社会关注。这不仅暴露出景区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启示我们,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景区需要主动转变思路,走出“门票依赖”,探索更多可持续的经营模式。
据报道,长期以来,瑶里古镇除村内三座老建筑外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村民生活与游客游览和谐相融,当地旅游业也借此蓬勃发展。然而,运营方突然设卡收费,不仅给村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更导致游客量减少、商户经营受挫。未经充分协商和科学论证就开始收门票,此举看似能快速获利,实则窄化了景区的发展思路,长此以往很可能掉进“收费越久、客流越少、效益越差”的恶性循环。
当前,旅游市场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景象。游客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观光游览,而是更偏爱旅游中的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和个性化服务。这意味着,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已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赋能”,优质的配套服务、创新的旅游业态、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过度依赖门票收入,不仅会抬高消费门槛、抑制游客消费意愿,更会让景区陷入“重收费、轻服务”的惰性思维,失去打磨产品的动力,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错失发展先机。
近年来,不少景区已率先从“门票经济”中突围,走出了“以客引流、以质增效”的转型之路,为同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如黑龙江虎头旅游景区试水“全年免票”后,通过打造特色民宿、冰雪乐园等新业态,将客流优势转化为消费动能,旅游综合收入显著提高;杭州西湖多年来坚持免费开放,看似少了门票收入,却通过周边餐饮、购物、住宿等关联产业拉动消费,成就“免费西湖、无价效益”的佳话……实践证明,当景区以门票的“减法”换取服务与业态的“加法”,文旅流量才能真正成为发展增量。
推动景区走出“门票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引导与监管,通过政策激励景区转型,完善门票定价听证制度,坚决遏制“圈地收费”“任性涨价”等短视行为。景区则需拿出“破旧立新”的勇气,创新经营模式,在提升体验、丰富供给、优化服务上多下功夫,留住人气,攒下口碑,促进文旅产业行稳致远。
值得肯定的是,瑶里古镇及时取消了收费、继续免费开放。这一调整既是对民意的积极回应,也是对“门票依赖”的果断纠偏。景区发展的账本上,从来不止“门票收入”这一项,要算眼前的营收账,更要算长远的发展账。算好激活产业链、带动区域消费、增进民生福祉的大账,才能为文旅产业攒下底气和后劲。
(评论员张晓雨)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