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安在线综合 > 正文

德媒:美政府对化工“癌巷”坐视不理

时间:2025-09-02 17:34:50

  参考消息网9月2日报道 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8月31日报道,地平线上烟囱耸立,附近高速路上,汽车呼啸而过。84岁的罗伯特·泰勒将手从妻子的墓碑上移开,走了几步,透过墨镜望向远方。他轻声说:“我至今都理解不了。”距离他们房子几百米远的氯丁橡胶厂是否引发了她的乳腺癌?是否导致了她心力衰竭、长期住院治疗,并最终死亡?

  泰勒说:“我不知道,但有可能。”这并不奇怪。他的母亲死于癌症,他的兄弟也是如此。他姐姐年仅38岁的孙子也得了癌症。他自己的4个孩子中,一个女儿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个儿子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他和长女蒂什将此归咎于当地化工业,以及没能执行排放标准的美国政府。

  20世纪50年代起,化工企业开始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和巴吞鲁日两座城市之间兴建炼油厂和化工厂。上世纪80年代末,在遥远的加利福尼亚州,当泰勒对人说他来自新奥尔良西边的里瑟夫时,他第一次听说了“癌巷”这个词,这是美国其他地方的人对他家乡的称呼。石油化工业让这里改头换面,白人搬走,黑人留下并普遍身患重疾。在活动人士看来,“癌巷”是所谓的牺牲区:政客为了不危及当地工业,选择牺牲环境和居民。

  路易斯安那州是美国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三个州之一。近十年来,围绕病因的争议愈演愈烈。2016年,在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美国环境保护署告知氯丁橡胶厂附近居民,他们的患癌风险位居全美最高之列。

  2023年,拜登政府起诉上述工厂的运营方,要求其降低排放量。特朗普上台后,司法部撤销了诉讼。这只是美国政府放弃以法律手段贯彻环境法规的众多行为之一。联邦检察官几乎不再打击污染者,撤销了一系列诉讼,废除了一些规定,并冻结了对受影响者的援助资金。

  泰勒和其他活动人士表示,当地居民在被排放物毒害的同时还很难找到工作。因此,他们希望将工厂迁走。而行业代表则宣称,他们创造的工作岗位使社区蓬勃发展。他们否认癌症风险增加,并援引该州其他地区的数据作为对比。

  路易斯安那州化学协会首席执行官戴维·克雷森说:“‘癌巷’是被虚构出来的。工业走廊居民的健康状况甚至比路易斯安那州其他地区的人更好。”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以说明当地预期寿命、就业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贫困率则更低。路易斯安那州化学协会称,石油化工业贡献了该州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缴纳了五分之一的企业税,并为30万人提供了高薪职位。

  金伯莉·特雷尔曾在路易斯安那州杜兰大学长期研究“癌巷”有害物质排放造成的疾病。据她说,住在化工厂附近的人更易受到氯丁橡胶的污染。她说:“工业界无法否认这些化学物质致癌,也无法否认自己排放了这些致癌物,这是它们自己申报的。因此,当它们声称污染物不重要时,这种逻辑令我困惑。”

  特雷尔发布了多项研究结果。其中一项研究证明,河流沿岸社区空气污染越严重,癌症发病率就越高。另一项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的妇女有早产倾向,婴儿平均体重也较低。

  至于泰勒一家及其邻居,特雷尔估计他们的患癌风险是美国其他地区的10倍。

  泰勒关于贫困、就业、种族、环境污染和疾病之间联系的结论可谓捅了“马蜂窝”。几个月前,她证明化工行业白人受雇比例过高,而受排放影响更严重的黑人受雇比例却更低,于是企业威胁不再资助杜兰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的政客也声称不再批准拨款,该州州长还对该大学管理层施压。特雷尔说,她在短短几周内就被杜兰大学冷处理,最终离开。(编译/钟思睿)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