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湖县北中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党建为“总牵引”,从人才、治理、产业三端发力,将“红色软实力”转化为镇域发展“硬支撑”,让党建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织密“红色纽带”:精准施策管人才,党员队伍聚活力。北中镇以“联得住、管得好、育得强”为目标,破解人才工作与党员管理难题。建强“联络网”,筑牢联结根基,依托“北商”“北乡”通讯录,搭建人才与家乡的“连心桥”;针对300余名流动党员,组建27人专职联络队,推行1名联络员+N名党员结对模式,建立动态档案,并在党员集中区设5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共开展5场主题党日、配送80余册学习资料,“茶香北中”线上平台推送600余条学习内容,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育好“生力军”,强化队伍战力,聚焦青年党员培养,搭建“雏鹰计划”“青年夜话”平台,开展6轮专题研讨覆盖120余人次;开设“三红”课堂,吸引300余名党员参学;依托北桐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展40余场体验教学,1500余人次党员接受思想淬炼。
激活“红色治理”:服务前置解民忧,民生福祉暖人心。北中镇将治理重心下沉,探索出“主动治理+民生实效”模式。前置矛盾化解,筑牢和谐根基,玉岭村组建由老党员、老村民组成的“和事佬”调解队,成功调处30余起邻里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开通“北中热线”,变“群众找上门”为“服务送上门”,提前介入20余起潜在矛盾,矛盾调处成功率达100%。聚焦民生实效,转化治理成果,浮坵村以梨园产业为纽带,年产1.3万斤梨,既提供务工岗位,又带动村民增收3.5万元;明珠村联合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助农直播,推动金蝉花、梅干菜等“土货”走向全国,让治理成果转化为群众“鼓起来的钱包”。
打造“红色引擎”:党建赋能强产业,镇域发展“提动能”。北中镇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以党建为“黏合剂”,推动产业从零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跨越,激活镇域经济“一池春水”。壮大“两小”产业集群,持续培育轩宇能源、申禾智能、海源磁电等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夯实工业发展根基。激活多元产业活力,支持文旅产业升级,别山南矿泉水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文旅康养生态”示范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农业提质增效,永康茶叶公司年销售收入达2128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8万元。做好“招商引智”文章,依托“太商返乡”政策,吸引来富新材料公司在望天村落地项目,预计年产值超3000万元,提供80个就业岗位,实现“招商一个、带动一片”。(吴明)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