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矛盾?去喝茶!”一张圆桌、几杯清茶,大家相对而坐,茶杯起落间坦诚交流。“茶泡开,事就说开了。”如今,在合肥经开区环翠社区,“一壶茶”已经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样板”,通过制定居民公约,一批“红色合伙人”纷纷加入社区共治大家庭,绘就一幅邻里和睦、环境优美的幸福画卷。
近年来,环翠社区致力于“党建引领、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探索“三尺睦邻·四和环翠”工作法,打造楼栋自治、邻里和睦、环境宜居、文化自信、生活富足的可感可知五大场景,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书写城市基层治理的“小而美”答卷。
“一壶茶”,共饮协商水。“以前见社区干部总觉得是来‘管’我们或者传达政策的,现在大家围坐喝茶,真像朋友聊天。”居民章道勇回忆说,以前玫瑰园小区地库车辆管理较乱,以停车位为例,一些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后,出现乱停放以及挤占业主车位的现象,为此发生过不少矛盾。“那时只要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打电话投诉。”自2022年以来,章道勇发现小区管理正在慢慢发生变化。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章道勇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配合社区做好协商工作,通过“一壶茶”协商议事法,最终物业采取一户一车备案制,同时还解决了小区下水道拥堵、外墙漏水、内街管理混乱等问题。“再小的事情,社区立刻有反馈,就是这样一件件小事,让我们建立起对社区的信任。”如今,居民们纷纷就小区环境改善、设施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想法,对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给出建议,邻里之间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也在这里得到沟通。这种平等开放的议事形式,源于程丹三年前的大胆尝试。这位“80后”当家人将“零基础”新居委会打理得有声有色,“一壶茶”工作法迅速推广至辖区各小区。程丹书记认为,“喝茶议事,喝的是尊重与诚意。在茶香里,冲突的火药味淡了,情理法找到了融合点。大家说着理、理顺气,事自然就解决了。”这壶“茶”不仅化解纠纷,更汇聚了民智。
“一壶茶”议事现场
“三尺睦邻”,召集社区“红色合伙人”。每周二清晨,金星家园小区门口都上演着温暖一幕——穿着“三尺睦邻”红马甲的志愿者,迎着晨光向居民递上热腾腾的提醒。“阿姨,新型诈骗花样多,陌生链接咱不点!”“垃圾分类利大家,厨余垃圾请破袋!”亲切的叮嘱伴随晨光开启新的一天。这支由党员、业委会、物业、红管家及热心业主组成的“三尺睦邻小队”,是环翠社区“三尺礼”文化的生动载体。截至目前,环翠社区已经成立12支睦邻小分队,他们活跃在“早送晚迎”的晨曦暮色里,穿行于日常“平安巡查”的楼宇间。
服务亦不拘形式。小区党支部的固定接待日让居民在家门口解难题,每月28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实现了近百名党员志愿者一起助力小区共建、共治、共享。谈起小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居民王大爷竖起了大拇指。从线下到线上,从定点到流动,“三尺礼”如春风化雨,润泽社区每个角落。“‘三尺’代表服务的距离与温度——服务居民只有咫尺,温暖传递可达千里。”程丹介绍说,“三尺睦邻”小分队通过“8+X项工作内容机制”,深耕小区、街区“两区”治理,全力打造“全龄友好”熟人示范社区。
“三尺睦邻小队”
“四和环翠”,绘就幸福蓝图。“您的意见,就是我们的牵挂!”6月12日,环翠解忧邮筒正式启动了。走进一楼党群服务中心,门口醒目的红色邮筒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为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开辟的反映诉求的新渠道,这一创新举措赢得居民广泛好评。据了解,“解忧邮筒”不仅是一种治理创新,更体现了对不同群体诉求的尊重与关怀。它用最传统的方式,搭建起最温暖的沟通桥梁,让基层治理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
“环翠社区成立一年多来,以品牌服务聚人心,积极打造社区品牌建设纽带,将居民紧紧相连。”程丹介绍说,环翠社区以“三尺睦邻·四和环翠”为愿景——“四和景”即和睦邻里、和煦环境、和谐法治、和美生活。这幅幸福图景,由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力量共同执笔绘制。“我们将深化党建引领,让更多居民成为小区治理的主角,携手绘就更美的‘四和’家园。”截至目前,环翠社区先后打造的“三访四会”“半月说事”“133N工作法”“五环治理工作法”等品牌荣获省级、市级、区级十余项荣誉。
一壶清茶,承载着协商民主的智慧;“三尺之礼”,传递着服务为民的温情;“四和愿景”,凝聚着对幸福生活的共同追求。接下来,环翠社区将持续深化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发动组织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提升辖区环境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管理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程欣 周梅)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