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肥西县正迎来秋收旺季,金黄稻田里收割机轰鸣穿梭,田埂间、烘干厂房内满是农户们忙碌的身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离不开近年来肥西县对耕地保护的持续发力与坚实守护。近年来,肥西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严格执行耕地保护相关政策要求,以“守牢底线、提质增量、智慧监管”为核心,持续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交出了一份耕地数量稳增、质量有保、监管有力的亮眼答卷。
耕地总量实现稳步增长,为粮食生产夯实基础。肥西县始终把耕地数量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坚决落实耕地保有量目标任务。2020年以来,全县耕地面积持续提升,从2020年的101.45万亩增长至2024年的107.91万亩,累计增加6.46万亩,自2021年起实现连续四年稳步增长,远超98.46万亩的上级耕地保有量目标。同时,扎实推进耕地恢复工作,2022年—2024年累计完成恢复耕地10.44万亩,其中2024年完成5.08万亩,超额完成市级4.5万亩任务,恢复入库面积位列全市第一,有效填补耕地流失缺口,为粮食产能提升提供了空间保障。
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严守不松,确保耕地质量稳定。围绕88.6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红线,严格开展核实处置工作,扣除非耕地后,全县永久基本农田面积达88.78万亩,超出保护红线0.11万亩。在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中,规范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审查流程,2024年至2025年期间,顺利完成合武铁路、引江济淮等3个重点项目的永久基本农田划补工作,且补划面积均大于占用面积,严格落实“占一补一、质量相当”要求,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智慧监管体系加速升级,提升耕地保护效能。为破解传统监管力量不足、响应不及时等难题,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耕地保护路径。2024年5月,在官亭镇、花岗镇试点推广“耕地保护随手拍”平台,平台运行高效、处置迅速,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群众反馈线索182件,且全部完成核查处置。这一举措不仅弥补了专业监管力量的缺口,更大幅提升了耕地监管的时效性与精准度,构建起“群众参与、科技支撑、快速响应”的耕地保护监管新格局。
下一步,肥西县将继续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深化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持续优化智慧监管手段,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守牢耕地红线,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宗禾)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