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到来,也是电诈团伙开始抓紧“收割”的时间。8月25日,就目前开学季防范电信诈骗要点,芜湖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探长汪欣提醒,大学生要注意谨防机票退改签等诈骗套路,中小学生家长要警惕骗子冒充老师在群里收款。
据介绍,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少距离学校远的会选择乘飞机返校。骗子往往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登机时间、航班班次等订票信息,在受害人临出行前,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骗取信任后,谎称飞机故障、恶劣天气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需要受害人改签或退票,并主动提出给予赔偿金,诱导受害人下载视频会议类App或指定软件。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转账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借口,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套取受害人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转走资金。对此,大学生或家长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航空公司、授权代理、官网以及机场内现场办理)办理机票订购、改签、退票业务。收到航班变动通知,先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核实,不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提示。
大学生还要注意以下电诈套路:骗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但一旦点击就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各位家长切勿听从对方要求私下操作,来源不明的短信链接一律不要点;骗子在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或社交软件游戏群发布收购游戏账号的广告,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骗受害人,当受害人充值完成后,又以系统故障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充值更多金额,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对此,建议在官方平台上完成游戏物品的交易,收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要小心,切勿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要分享账号、密码等私密信息,防范被盗号;骗子还会诱导大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渠道贷款,并让当事人将提现的借款转入所谓的“清查账户”。大学生一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进行咨询,不要相信互联网平台所谓注销征信记录的各类骗术;骗子还会以助学金发放先收手续费等为幌子实施诈骗,要牢记,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一些诈骗分子会在新生群里冒充学长或学姐和新生们套近乎,嘘寒问暖,在获取新生和家长的信任后就开始实施各种诈骗。新生和家长一旦在群里遇到收费等情况,需要通过学校官方渠道核实咨询。
刚开学时,很多大学新生会选择上网购置生活用品,诈骗分子谎称其购买的货物有问题需要申请退款,并让受害人添加“官方客服”微信、QQ或支付宝,再用受害人支付信用不足、账户异常无法到账、需要提高信用额度等借口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贷款给对方,最终上当受骗。大学新生一定要选择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沟通。谨慎对待自称客服的电话或短信,切勿泄露银行卡账号、户名、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汪欣还强调,如无必要,大学生最好关闭手机境外来电功能,还有共享视频下千万别点击手机银行,这样做能有效避免遭遇诈骗与损失。
此外,中小学生与家长也是骗子在开学季实施诈骗的重要对象。目前外地市已有骗子混入家长群实施诈骗,部分家长遭遇损失。对此,警方提醒,学校在组建新生家长群时,务必严格设置入群审核机制,同时,严禁在群内发布任何收费信息,所有涉及费用的事宜要通过校园官网、官方公众号、线下通知等方式发布。家长们也要提高警惕,加入群后,可先与班主任或学校确认群内管理人员身份,对群内发布的收费、转账等信息,务必通过官方联系方式向学校核实。一旦发现疑似诈骗行为,要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并报警,留存好相关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配合警方调查处理。
来源:大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