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7月30号召开的全省季度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47个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问题。当前,全省上下正主动领题、专注破题、全力解题,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如何稳定工业投资是“47问”之一,面对今年以来投资领域出现的波动,安徽各地各部门聚焦“源头活水”从哪来,出实招、见行动,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促增长。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召开在即,项目邀约工作也已进入冲刺阶段。今年,全省16个市和省有关单位借力大会这个高端平台,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深化项目对接,已初步摸排签约项目930多个,意向总投资超过4200亿元,其中制造业占比双双接近95%。
安徽省工信厅世界制造业大会博览局 局长 杨全城
进一步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在手项目,帮助项目提高成熟度,全力促成一批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合作成果。
今年一季度,安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7%,但是进入二季度以后明显回落,出现了“双招双引”的状态和力度减弱、前瞻性系统性谋划项目的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推动工业投资止跌回稳?安徽有针对性地把项目谋划摆在突出位置,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高端平台,加强“双招双引”,聚产业、扩投资。与此同时,创新方式方法,加快签约项目落地达产见效。在合肥高新区,主要生产LED背光器件的连达光电公司,最近有多栋新厂房相继通过竣工验收,转入内部装修阶段。过去,项目验收都要等全部工程完工后整体进行;现在,合肥高新区创新推出分楼栋、分楼层验收新方式,为企业早日建成投产、抢占市场先机创造了条件。
合肥高新区建设发展局建管中心 副主任 杨成
这种创新的做法,也是自我的一种探索。具备一部分条件,我们就验收一部分,可以支持项目的穿插流水施工,压缩项目建设的周期。
安徽连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甲方代表 汪敏
验收一栋的话就能装修一栋,至少追回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我们设备即将入场,计划9月底投产。
优化营商环境是稳投资的“生命线”,最近一段时间,安徽大力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增强企业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自5月中旬以来,省市县三级党员干部共走访企业2.6万家,面对面收集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在六安市金安经开区,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广泛推行“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等一系列惠企举措,让企业看到了作风之变、发展之效。
安徽卓英社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张承秀
从我们落地到开工建设,全程只用了49天,效率确实高。我们相信,依靠我们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的产品线,在这里我们能够大有作为。
稳投资的关键在项目。如何挖掘“源头活水”?安徽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并举,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安徽建基地、设专班、育基金,对外加强“双招双引”、对内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开展制造业投资巩固提升行动,集聚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在阜阳市颍泉区,银贮科技公司年产3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刚刚建成投产。然而就在今年上半年,这里并不是企业落户的首选之地,是当地产业基金投资入股、成为“合伙人”的思路举措,最终撬动了项目2亿多元的投资。
银贮阜阳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徐刚
作为创业企业来说,前期因为没有收入,都是在支出,都是在“烧钱”,对资金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来到这边建厂生产。
以国家大力实施“两重”“两新”政策为契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也是安徽稳投资的重要一环。眼下,资源型城市--铜陵,正在探索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实现“铜产业”与“数字链”深度融合;老工业城市--蚌埠,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当地以推进新型技术改造为主线,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快产业“焕新”。
蚌埠市工信局投资和技术改造科 科长 杨杰
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机遇,提升生产线高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的形态变革,推动技术改造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如何打好有效投资回升攻坚战?安徽工业战线正统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激发投资动能;加强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积极谋划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抓好工程调度,清单化推进,全力扩大投入。
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办公室 主任 高仁仁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抓早抓快、抓严抓实,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工作专班等机制,推动解决项目建设卡点堵点,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建设,以项目结构之变引领投资提质增效。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