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提高学校本质安全水平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未来我省或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每学期开设安全教育课不少于10学时。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健全家校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指导各地各校加强燃气、校舍、实验室、特种设备、宿舍管理、保安员、校车服务提供者和校车驾驶人、随车照管人员等全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每年至少轮训一次。“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每学期开设安全教育课不少于10学时。”加强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推动中小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高等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2026年底前,健全应急演练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灾避险能力。指导各校将急救教育纳入应急疏散演练内容,探索推动与公安、医院、消防等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校园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面规范学校安防设施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26年底前全面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硬质防冲撞设施安装,可视化一键式紧急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接,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对接和护学岗建设。
《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指导学校对校园重点部位、重要场所视频监控进行全覆盖设置,不断推动一键式紧急报警、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和电子巡查等系统的智能化升级。2026年底前,整合校园视频监控网络和物联设施,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校园安全指挥监管系统。同时,完善省级学校安全管理平台功能。(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熊思语)
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