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9月23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来到淮安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当两名刘老庄连退役军人唱响连歌时,激昂的旋律在纪念园内回荡,刘老庄连精神在这一刻再次激荡起磅礴的力量。
提及“刘老庄连”,相信人们应该不会陌生。在今年九三阅兵中,那面多一点的战旗从天安门前飘过。这面战旗背后,是一段用生命书写的英雄史诗。时间回拨到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当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勇士,面对一千多日伪军的疯狂扫荡,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英勇顽强地击退敌人五次冲锋,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抗日救亡动刀枪,战斗在淮阴的刘老庄……”熟悉的旋律再次在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前响起。如今的刘老庄连,早已不是当年那82人的队伍,战士编号从最初的82号,一路延续到了如今的6679号。一代代刘老庄连官兵接过英雄的接力棒,将82名勇士的精神融入血脉,在不同的时代战场上续写着属于“刘老庄连”的荣光,26岁的刘老庄小伙薛宇佳,便是这光荣队伍中的一员。
今年9月,薛宇佳刚从刘老庄连退役归来。“2015年,我在电视机前看到刘老庄英模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天安门广场经过时,心里就埋下了一个种子——一定要加入家乡的这个英雄连队!”薛宇佳回忆道。2017年,他如愿成为刘老庄连的一名战士,编号为6353号。
在连队的日子里,“不给刘老庄连丢脸”这句话,成了薛宇佳时刻牢记的准则。2023年,静海区突发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接到抗洪抢险命令后,作为班长的薛宇佳带领团队奔赴抗洪一线,扛沙袋、加高堤坝,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洪抢险当中。在一次巡堤中,他发现有一处管涌,水流裹挟着泥沙不断涌出,情况危急。“我没有想太多,就直接跳下去,用了两小时终于成功将险情排除。”因在抗洪抢险中表现突出,薛宇佳当年被评为“新时代刘老庄八十二勇士”。
已经退伍20多年的张飞,如今在家乡创办了家庭农场兵果园,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虽不在军营,他依旧记得那首连歌。他表示,身为刘老庄人,又在刘老庄连服役,既是鞭策,也是激励。无论是当兵还是退伍,都要传承好刘老庄连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从82名勇士的壮烈牺牲,到一代代战士的接续奋斗,刘老庄连精神仍在指引着新时代的青年们,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英雄篇章。(记者 檀美玲)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