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搭桥”中用到的针线十分精细,肉眼基本看不到。
您能想象吗?儿童也可能突发脑梗!而这一切,可能是因为大脑里正在“冒烟”。8月6日,记者在合肥医院神经内科采访时了解到,此前医生就曾接诊过一家三人中招烟雾病的案例,从发病年龄和地区来看,该疾病正在逐渐年轻化。
血管网“烟雾缭绕”
妈妈和双胞胎姐妹都中招
大脑为什么会“冒烟”?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冬雪介绍,烟雾病并不是吸烟引起的,而是一种脑血管病。主要是大脑主干血管变细变窄甚至堵塞,为了维持供血脑内长出很多细小的新血管,看起来就像“烟雾缭绕”,因此得名“烟雾病”。
而这类烟雾状的血管很脆弱,极易发生缺血导致脑梗死、发生破裂导致脑出血,发病特点以“欺负儿童青壮年”为特征。采访中,李冬雪告诉记者,他曾在诊疗过程中遇到一对双胞胎姐妹的家庭。“妹妹在11岁时突发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并有右侧肢体麻木,被紧急送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脑梗塞。由于急性梗塞,当地医院对她进行了相应的治疗,进一步的排查发现,她的脑血管存在不明原因狭窄和闭塞,也就是烟雾病。”
进一步询问病史后发现,患者的姐姐在4岁时也出现了类似症状,由于当时受条件限制未能进一步排查,留有肢体无力等后遗症。“我们后来对患者的姐姐做了进一步血管检查,发现她与妹妹的疾病相同,都是由于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梗塞。”令医生惊讶的是,进一步追问情况后,得知患者的母亲在40多岁时曾经历一次严重的脑出血,进行过手术治疗,后续检查发现她也存在脑血管问题。
发病年龄相对年轻
表现为脑梗和脑出血
李冬雪表示,这一家三人中招的典型病例,清晰地展现了烟雾病这一疾病的几大主要特点。首先是发病年龄相对年轻,一些年轻人或者儿童也可能会患上脑梗塞;第二,这种类型的脑梗塞与中老年人的脑梗塞有所不同,其特征为大血管或主干堵塞,导致临床结果更为严重;第三,该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史;第四,烟雾病可以表现出脑梗和脑出血两种截然不同的临床现象。
采访中,李冬雪告诉记者,烟雾病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目前来看,有两个高峰年龄段,分别是10岁和40岁左右。“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出现了脑梗或者脑缺血,要警惕是否是烟雾病。此外,如果父母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曾被医生诊断过烟雾病,自己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建议去医院排查。”
具体来说,如出现暂时性的语言不清、写字或者拿筷子突然无力、行走或运动中突然腿软摔倒、突然“发呆”等,这些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的表现。医生建议,如果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脑血管“搭桥”
拯救“冒烟的大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烟雾病的发病呈现出一定的地区特征。李冬雪告诉记者,在国内,安徽、山西、山东等地都属于高发地区。
目前针对烟雾病的治疗有没有一些新方法呢?据悉,脑血管搭桥是治疗烟雾病唯一有效的手段,李冬雪用“南水北调超精细工程”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有多精细?他告诉记者,手术中用到的缝线是纳米级的,粗细相当于头发丝的1/4,用这么细的线去缝1毫米的血管,缝10-12针。
如今,机器人显微镜+彩色血流导航赋能脑血管搭桥,让医生拯救“冒烟的大脑”变得更加智能。具体来说,有了它们的加持,就可以实现实时“看得见”的血流导航,医生可以动态观察手术区微血流的彩色图谱,精准判断“哪一片大脑区域更缺血”,第一时间观察搭桥效果,从而使搭桥过程更直观,更高效,更安全。
合报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
合新闻记者 唐萌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