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线报 > 正文

越来越多孩子掉进“糖坑”!

时间:2025-09-05 10:35:06

  含糖饮料喝多了,可真不是一件小事!最近,合肥一个学生团队开展“合肥地区初中生含糖饮料饮用行为调查”显示,近九成初中生近一周摄入过含糖饮料,近半数存在中高剂量摄入,孩子们正不知不觉掉进“糖坑”。

  那么,高糖究竟会带来哪些危害?记者在采访内分泌科医生时了解到,肥胖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有低龄化趋势。

  超17%学生每周饮用过量

  近日,合肥市第48中学学生赵芳融团队通过对合肥地区386名七至九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89.38%的学生曾在最近一周内饮用含糖饮料,其中更有17.36%属于“高摄入组”,每周饮用超过1000毫升。

  调查显示,学生偏好集中在含糖茶(43.3%每周至少喝1次)和奶咖类(42.7%每周至少喝1次),乳酸菌饮料虽整体饮用频率低,但4.4%的学生每周喝4次以上,成为高频摄入品类。75%的饮用场景发生在校外,其中运动后(27.16%)、用餐时(25.85%)、旅途中(23.68%)是主要场合,校园内和课间饮用占比不足3%。

  调查还揭示了包括性别、零花钱、家长监管、营销等在内的多重影响因素。例如:男生高摄入风险是女生的5倍;每周零花钱超20元的学生,高摄入比例达44.78%,是无零花钱学生的1.8倍;家长监管作用非常关键,家长“经常限制”的学生中高摄入比例仅5.49%,家长“偶尔限制”的风险提升4.66倍。

  高糖饮食“五宗罪”不可忽视

  “我们现在临床上会碰到很多年轻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刘燕告诉记者。

  详细追问病史后不难发现,这些年轻患者身上往往有几个共同点:喜欢摄入含糖量较高的饮料或食物,长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以及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都是导致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元凶。

  谈及含糖饮料或含糖食物可能对孩子带来的危害,她总结了“五宗罪”:过量摄入,会增加肥胖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骨折风险;可能影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增加近视的风险。

  合力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面对这一问题,赵芳融团队提出“家-校-社”协同策略。家庭可设“健康积分”,对无含糖饮料摄入进行奖励;学校可分性别引导,如男生运动后设“糖含量提示牌”,女生开展无糖饮品制作活动;社会层面,建议在校园周边便利店设“未成年人谨慎购买”专区。

  事实上,控糖不是不让孩子“吃甜的”,而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多喝白开水、淡茶等,尽量减少含糖饮料或食物的摄入,家里少囤积这些物品。”刘燕建议,可以用新鲜水果替代果汁,或用柠檬片泡水,从而增加饮用水的趣味性。“要教会孩子看标签,识别高糖食品,并告诉孩子们饮用含糖饮料或食物不能成为常态。”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