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濉溪县南坪镇桃花村,有一位如春日暖阳般的女子,她叫朱翠,今年33岁,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桃花村妇联主席。2010年大学毕业后,朱翠曾在外打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2017年,她毅然回到家乡,当选为村委会委员,从此扎根农村,为家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今年1月,她作为“零彩礼”代表,在全镇移风易俗表彰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独特而感人的婚姻故事,赢得了在场干群和青年朋友的广泛称赞。
选择:以爱之名,摒弃彩礼枷锁
朱翠与爱人的相识,缘起于他人的介绍。在最初,两人不过是两条平行线上的陌生人,然而缘分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让两颗心逐渐靠近,相知相惜。在他们心中,婚姻并非物质条件的堆砌,而是建立在彼此理解与扶持基础上的深厚情感。
当谈婚论嫁提上日程,双方父母按照传统习俗,自然而然地提到了彩礼。但朱翠和爱人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们主动向父母表明:“我们不需要彩礼,不想让这份本应代表美好祝福的心意,变成两个家庭沉重的负担。”这一想法,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起初,父母心中满是顾虑,他们担心旁人的议论,害怕因此丢了“面子”。毕竟,在传统观念中,彩礼似乎是婚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面对父母的担忧,朱翠和爱人并未放弃,他们一次次耐心地与父母沟通:“彩礼的本意是祝福新人,可若是因此引发家庭之间的攀比,让彩礼成为沉重的压力,岂不是违背了美好的心愿?”他们的眼神中充满坚定,话语里饱含真诚。终于,父母被他们的坚持和对婚姻的纯粹理解所打动,尊重了他们的选择。朱翠和爱人坚信,真正的尊重并非来自彩礼的多少,而是源于夫妻间的同心同德。婚后,他们携手共进,用勤劳的双手、相互鼓励的笑容,用心经营着生活,将日子过成了他们心中理想的模样。
感悟:幸福真谛,在于责任担当
没有彩礼的负担,朱翠和爱人将省下的钱用于共同经营小家,为事业奋力打拼。当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他们因这份轻装上阵而更具底气。有人曾好奇地问朱翠:“不要彩礼,会不会让对方不珍惜你?”朱翠微笑着回答:“真正的珍惜,岂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他们的婚礼,简单而温馨。没有一辆辆豪华的接亲车队,自家的两辆车便承载着满满的幸福;置办的桌席,每桌500元,既能让亲朋好友吃饱喝足,又避免了铺张浪费。当亲戚们要给上大额礼金时,朱翠和爱人都一一婉拒。在他们心中,亲情和友情的珍贵,远非金钱所能衡量,心意才是最为难得可贵的。这场简单的婚礼,却给他们留下了格外深刻的记忆。朱翠自豪地说:“我们是推行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如果我们的事能影响更多的人,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这远比一场豪华婚礼更让我们难忘。”
呼吁:引领新风,回归纯粹婚姻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朱翠和爱人希望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破旧习俗的桎梏。在他们看来,高额彩礼背后,隐藏着“嫁女儿”变成“卖女儿”的畸形观念,它已然成为年轻人恐婚的源头,也是许多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改变并非易事,它需要勇气,更需要社会的包容。朱翠介绍说:这几年镇委政府大力推行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行动。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一对对新婚夫妻积极参加举办的集体婚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零彩礼”的行列中来,他们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朱翠深情地说道:“婚姻不是一场交易,而是一次双向奔赴的成长。真正的幸福,是在生病时对方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在低谷时彼此不离不弃的陪伴,是共同承担生活风雨的责任。希望我们的故事能让更多人看到:没有高价彩礼的婚姻,同样可以充满底气和温度。让爱情回归本心,让婚姻轻装上阵!”
朱翠,这位桃花村的妇联主席,以自己的“零彩礼”婚姻故事,在移风易俗的道路上,成为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着更多人走向纯粹而美好的婚姻殿堂,为乡村文明新风尚的建设注入了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我们看到了爱情与责任交织的美好画卷,也让我们对未来的婚姻观念和社会风尚充满了希望。(邹杰)
来源:中安在线